闹钟响了。
陈宇默睁开眼,手指直接按掉手机上方的按钮。屏幕亮起,时间是五点十七分。他没睡多久,脑袋还有点沉,但身体已经醒了。
电脑突然发出提示音。
他翻身坐起来,发现邮箱弹出一封新邮件,标题是一串乱码。发件人地址被加密处理过,看不出来源。他点开附件,系统自动运行一段代码,跳出一行字:
“定时任务已被外部监控。”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立刻拔掉网线,关掉无线开关。手伸到书桌最底层,撕开胶布,从夹层里取出U盘。文件还在,没被动过。
他打开笔记本,连上离线网络,调出后台日志。记录显示,凌晨三点零六分,有一个陌生IP接入他的匿名账号,停留了四分钟。对方没有下载任何东西,但浏览了定时发送任务的设置详情——包括时间、收件人、文件名。
计划暴露了。
他抓起手机,拨通三个号码,语速很快:“十分钟后,来我宿舍,有急事。”
挂断电话,他把床底下的旧背包拖出来,翻出一张没用过的SIM卡和一台二手平板。这台设备从来没连过校园Wi-Fi,也没绑定过任何社交账号。他插上卡,打开浏览器,搜索自己名字。
热搜还在涨。
昨天那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了。评论区有人开始提一个新说法:“听说他今晚就要发回应,准备甩锅给女生。”这个帖子点赞很高,发布时间是今天凌晨两点。
他又进了一个小众论坛,找到一个叫“真相观察”的群组。里面一条消息引起注意:“内部消息,某人已准备反扑,证据包将在中午十二点全网推送。”
发布时间和他原定的一模一样。
他退出网页,坐在椅子上等。
六分钟后,门被敲了三下。他起身开门,三人鱼贯而入,脸上都带着熬夜后的疲惫。看到他脸色不对,其中一个直接问:“出事了?”
陈宇默点头,把U盘插进另一台断网的电脑,打开备份的日志截图。“我们的发布计划被人盯上了。对方知道时间、渠道,甚至可能知道内容结构。”
没人说话。
另一个成员立刻掏出手机检查登录状态,发现备用邮箱有异地登录提醒。第三人翻看自己的云盘记录,发现一份草稿文档被短暂打开过,时间是昨晚十一点半。
“是不是群里哪个账号出了问题?”有人问。
“不一定。”陈宇默说,“我们最近所有沟通都是靠纸条传递,群聊早就解散了。唯一留下的痕迹是云端那份初版方案,但那是三天前的版本,信息不全。”
“那就可能是设备中毒。”另一个人说,“谁最近接过陌生链接?或者用公共充电口充过电?”
大家互相看了看,没人承认。
气氛有点僵。
陈宇默站起来,在墙上贴出一张白纸,用笔写下四个名字:他自己,加上在场三人。然后画了一条线,标出从筹备到执行的每个环节。
“谁接触过完整的证据链?”
“我和你核对过两次。”一人指自己。
“我整理过转账图谱。”另一个说。
“我测试过音频比对结果。”第三人补充。
“也就是说,三个人都看过全部材料。”陈宇默看着纸上写的内容,“泄露点可能在设备,也可能在记忆。”
“你是怀疑我们中间有人走漏风声?”其中一人声音抬高。
“我不是怀疑谁。”陈宇默看着他,“我是说,对方掌握了准确信息。这意味着要么有人主动透露,要么有人被动泄密。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追责,是止损。”
屋里安静下来。
过了几秒,最先开口的那人低头说:“我昨天下午去打印店改过格式,用的是店里电脑。”
“你把文件传出去了?”
“没联网上传,只是插U盘转存。”
“店员呢?”
“就在旁边,看了两眼屏幕。”
陈宇默记下这个细节。打印店是个风险点。很多人会忽略这种操作,但只要有人留意,就能截取关键信息。
“不管源头在哪,原计划不能用了。”他说,“十二点发布等于给人设好靶子。我们必须变节奏。”
“那怎么办?推迟?”
“不行。”陈宇默摇头,“越拖越被动。他们已经在造势,等我们‘反扑’,就等着说我们心虚、急于洗白。我们要抢在他们预判之前动手。”
“提前?”
“对。上午十点。”
“可媒体还没联系好。”
“不用等媒体。”陈宇默打开平板,调出一份新名单,“我已经列了几个独立内容创作者,他们不站队,只发事实。我会手动把脱敏版证据分批发给他们,附简短说明。同时我们在校内论坛同步发帖,主打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舆论爆发的时间,都刚好卡在对方需要转移视线的时候?”
“你不发完整录音?”
“先放一部分。够引发质疑就行。”
“万一他们反咬我们制造混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