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试锋归来后,沈清弦的心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份源于未知黑暗的恐惧依旧存在,却被一种更为坚实的底气所中和。她亲身验证了所学的价值,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仅仅是力量与技巧,更是临机决断的冷静与对环境的利用能力。
她将这次短暂外出的感悟融入日常训练,不再仅仅满足于掌握哑婆所授的固定招式与药方,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组合运用。她向哑婆提出的问题也愈发刁钻:“若在狭窄巷弄遭遇前后夹击,何种药粉能制造最大混乱?”“若对方持有兵刃且力大,如何利用身边墙壁、杂物创造反击之机?”
哑婆对她的这种转变,看似沉默以对,但偶尔在演示某个精妙手法或讲解某种罕见药材特性时,眼中会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教学,在无声中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这日,哑婆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处理草药或指导体术,而是将沈清弦带到石室一角那些上了锁的旧木箱前。她取出一把样式古旧的黄铜钥匙,打开了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箱子。
箱内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摞摞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籍与笔记,以及许多小巧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颜色各异的粉末或结晶,标签早已泛黄模糊。
“这些,是老身半生所得。”哑婆的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缅怀的沧桑,“有些是师门传承,有些是游历所得,更多……是血的教训换来的。”
她取出一本页面泛黄、边缘破损的笔记,递给沈清弦。沈清弦小心翼翼地接过,翻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娟秀小楷,间或配有精细的草药图谱。但让她心惊的是,这笔记所载,并非单纯的救人之术,其前半部分尚是药理医案,后半部分却急转直下,大量记载了各种毒物的性状、炮制、解毒以及……如何应用于无形。
“药毒本同源,”哑婆盘膝坐在箱旁的蒲团上,昏黄的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能活人性命之药,用量偏颇或配伍不当,便是夺命剧毒;而令人闻风丧胆之毒,运用得法,亦可化痼疾,起沉疴,关键在于一个‘度’,与一颗‘心’。”
她的目光落在沈清弦手中的笔记上,仿佛穿透了时光:“留下这本笔记的先辈,曾是宫中圣手,亦是最隐秘的‘清道夫’。她一生用毒亦用药,救过无数人,也送走过无数该走之人。她临终前言道,手持利刃,杀心自起;掌司药毒,需持心如镜。你若心生畏惧,或沉醉于此间力量,便永远无法真正驾驭它。”
沈清弦抚摸着书页上那些冰冷的字句与图谱,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抉择,一种对心性的考验。她明白,哑婆此刻向她展示的,是一个远比之前所授更加幽深、也更加危险的世界。
(承)
自那日后,沈清弦的学习重心,部分转移到了那箱珍贵的笔记和秘藏药材上。哑婆不再系统地教导,而是让她自行翻阅,遇有不解之处再行询问。这种方式,更考验她的悟性与独立思考能力。
她沉浸在那些斑驳的字迹与奇异的配方中,仿佛在与那位素未谋面的先辈隔空对话。她看到如何利用几种宴会常见的香料混合,产生轻微致幻效果,让人口吐真言;也学到如何将致命毒素处理得无色无味,延迟发作,制造“自然病亡”的假象;更看到了无数以毒攻毒、险中求生的解毒奇方。
这些知识光怪陆离,匪夷所思,冲击着她固有的认知。她时而觉得豁然开朗,时而又感到脊背生寒。她需要不断回想哑婆那句“持心如镜”,来稳住自己因窥见这庞大黑暗面而微微动摇的心神。
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对那皮革碎片字符的研究。或许是接触了太多隐秘知识的缘故,她再看那些扭曲符号时,竟隐隐觉得其中几个反复出现的结构,与笔记中某种记载着古老巫医祭祀仪式的图案有几分神似,但这感觉缥缈难捉,无法确定。
这日午后,她正对照笔记,尝试用哑婆提供的几种替代药材,模拟一种名为“醉生梦死”的迷香配制。此香燃之无形,能令闻者在数个时辰内意识模糊,有问必答,且事后记忆混沌,极难察觉。
步骤繁复,火候要求极为苛刻。沈清弦全神贯注,按照笔记所述,将处理好的药材依次投入一个小巧的香薰炉中,控制着底下炭火的温度。药草在炉中慢慢焙烤,散发出一种略带甜腻、又隐含一丝腥气的奇异香味。
然而,就在最后一步,投入那味作为“药引”的紫色干花时,她因紧张,手腕微微颤抖,分量稍稍多了一缕。
霎时间,炉中的香气骤然变得浓烈,那甜腻感直冲脑门,沈清弦只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的景物开始微微晃动扭曲,耳边似乎响起了无数细碎的嗡鸣!
不好!分量有误,药性失控!
沈清弦心中警铃大作,强烈的晕眩感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她猛地咬破自己的舌尖,剧烈的刺痛让她短暂清醒了一瞬。她记得笔记中记载,此香若配制不当,反噬其身,轻则昏睡数日,重则损伤神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堂春深锦绣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锦堂春深锦绣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