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唯有清风明月相伴。
翌日,天色却不如前两日晴朗。
清晨起来,便见天空堆满了铅灰色的云层,空气也变得沉闷湿润,预示着一场夏雨即将来临。
唐小柒推开窗,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兴奋地回头对正在梳头的阮喃喃说:
“要下雨了!我在唐门的时候就最喜欢下雨天,听着雨声打瞌睡最舒服了!”
阮喃喃却有些担忧地看着天色:
“下雨的话,就不能去溪边玩,也不能去果林了……师兄他,怕是又要一整日闷在屋里了。”
她深知自家师兄,雨天通常意味着更彻底的“与世隔绝”。
早膳时,雨点便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敲打在竹叶和芭蕉叶上,发出清脆或沉闷的声响,奏响了一曲自然的乐章。
果然,陆云霁用完简单的早膳,便如同前两日一样,起身准备告退回屋。
唐小柒看着他的背影,想起昨日溪边那份奇异的宁静,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开口:“陆师兄!”
陆云霁脚步一顿,却没有立刻回头,只是微微侧身,表示在听。
唐小柒其实也没想好要说什么,她只是下意识地不想让这难得的(对她而言)相处时光就此结束。
她眼珠一转,找了个借口:
“那个……下雨天闷在屋里多无聊啊!不如……我们一起听雨?听说你们忘忧谷的《鹄白功》练到高深境界,能听到很远很细微的声音,这雨声千变万化,正好可以用来练耳朵嘛!”
她努力让自己的提议听起来很有道理,甚至带上了点“武学探讨”的意味。
阮喃喃在一旁听得直眨巴眼,心想小柒姐姐这借口找得可真够蹩脚的。
苏南雪则端着一杯清茶,唇角含笑,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她也想看看,小五会如何应对。
陆云霁沉默着。若是以前,他定会觉得这提议荒谬又麻烦,毫不犹豫地拒绝。
但此刻,听着窗外渐渐密集的雨声,回想起昨日溪边的感悟,他心中那名为“自在”的真意似乎微微一动。
抗拒,便是不自在。
顺其自然,方得自在。
听雨……似乎也无不可?
他转过身,在唐小柒和阮喃喃惊讶的目光中,走到廊下,在离她们不远不近的地方,选了一个干净的蒲团坐下,面向庭院,目光落在被雨水冲刷得碧绿油亮的芭蕉叶上。
“哇!师兄你答应了?”阮喃喃又惊又喜。
唐小柒也愣住了,她本来已经做好了被无视或拒绝的准备,没想到陆云霁竟然真的坐下了!
她立刻欢天喜地地凑过去,在离他还有三四步远的地方坐下,生怕靠得太近又把这位社恐师兄吓跑。
苏南雪笑了笑,也移步过来,坐在一旁,拿起手边未完成的药囊,一边缝制,一边享受着这雨中的闲暇。
于是,无忧谷的竹屋廊下,形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四人一熊(圆宝也趴在苏南雪脚边打盹),安静地坐着,听着同一场雨。
起初,唐小柒还有些按捺不住。她听着雨声,脑子里就开始自动分析:
“这滴声音脆,肯定是打在石头上;这声闷响,是落在泥土里了;哇,那片芭蕉叶声音最大,像个破锣……”
她几乎要忍不住把这些分析说出来,但瞥了一眼旁边闭目静坐、神色平和的陆云霁,又强行把话咽了回去。
她学着陆云霁的样子,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是去“听”。
陆云霁确实在“听”。
《鹄白功》悄然运转,但他的心法并非用于刻意放大某种声音,而是如同昨日感受溪流一般,将心神散开,包容所有的雨声。
密集的雨点砸在瓦片上,是“噼里啪啦”的急促鼓点;
落在竹叶上,是“沙沙”的细碎低语;打在宽大的芭蕉叶上,是“噗嗒噗嗒”的沉重闷响;
汇成水流从屋檐滴落,又是“滴滴答答”的清脆玉珠落盘声……
远处山林间的雨声更加宏大,如同海浪般层层涌来。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纷繁复杂,若是刻意去分辨,只会觉得嘈杂。
但陆云霁没有去分辨。
他任由这些声音如同无数条溪流,汇入他心神的“大海”。
不抗拒,不分析,只是感受着它们的存在,感受着这天地间最自然的韵律。
渐渐地,那纷乱的雨声在他“心”中开始变化。
它们不再是无序的噪音,而是化作了一曲浩瀚而和谐的交响。
急促处如马蹄奔雷,舒缓处如琴弦轻拨,宏大处如江河奔涌,细微处如情人呢喃。
他的“自在”真意,在这雨声的洗礼下,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是一种“听而不辨,纳而不拒”的境界。
不仅仅是听雨,更是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去面对所有涌入感知的信息。
他的内力在这种状态下,自行按照《逍遥游心篇》的路线运转,却比以往更加灵动自如,仿佛也随着雨声的节奏在起伏流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