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安和”的烫样呈到御前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那按比例微缩的殿宇亭台,不仅结构精准,更难得的是,苏荔暗中引导工匠,用染色的细沙模拟地形起伏,以极细的铜丝勾勒出水系流向,甚至用不同质感的薄木片表现出铺地石材的差异。
整个烫样不再是呆板的建筑模型,而是一幅立体的、充满生机的画卷,将竣工后的景观效果直观地呈现出来。
雍正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了许久,手指轻轻拂过模拟水波的薄片,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亮光。他抬眼看向垂手侍立的苏荔,语气平淡:“此物颇费了些心思。看来,你对这营造之事,并非纸上谈兵。”
“皇上谬赞。奴婢只是觉得,眼见为实,烫样清晰,可免去许多臆测与反复。”苏荔恭谨回答,心中却是一紧。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果然,几日后,雍正召见苏荔至“九州清晏”殿。此处是圆明园前朝区核心殿宇,象征皇权一统,非重大事宜不在此议。
殿内不仅有几名工部官员,还多了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掌管内廷工程设计的世家“样式雷”的当代传人,雷发达。雷家世代供职宫廷,技艺高超,地位超然。
“苏贵人,”雍正端坐御座,开门见山,“雷老先生呈递了‘武陵春色’景区的改建图样。朕观之,虽有章法,但总觉得过于工稳,少了些天然野趣。你前次所言‘曲径通幽’、‘观景视角’颇有新意,今日不妨也看看,说说你的见解。”
这是将她直接推到了与宫廷顶尖匠作大师同场较技的舞台!殿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苏荔身上,工部官员面露疑色,雷发达则抚须不语,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苏荔手心微湿,知道这是决定她能否真正融入核心工程圈子的关键一刻。她深吸一口气,上前接过那张巨大的工笔彩绘图纸。
“武陵春色”取材桃花源记,设计依山傍水,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构图均衡,色彩绚丽,是典型的皇家园林风格,挑不出错处,但也确实如雍正所言,略显匠气,缺乏世外桃源的隐逸与神秘感。
她凝视图纸,脑中飞快回忆着现代园林设计中关于“步移景异”、“师法自然”、“空间叙事”等理念,思索如何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
“皇上,雷老先生技艺登峰造极,此图格局宏大,笔法精妙,奴婢万分钦佩。”
她先肯定对方,随即话锋微转,“只是……奴婢愚见,既取材《桃花源记》,其精髓在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探索之趣,在于‘豁然开朗’的惊喜之感。现今图样,路径清晰,景致一览无余,似乎……少了些许探寻的意味。”
她伸出纤指,轻轻点在图纸上表示山坳入口的位置:“譬如此处,若将这条直路稍作曲折,借山石林木略作遮掩,使人行至此处,不能一眼望穿,需循水声、探幽径,方能渐入佳境,是否更契合‘初极狭,才通人’的意境?”
她又指向一片规划平整的临水区域:“再如此处水岸,若不平铺直叙,而是参差起伏,点缀几块天然巨石,植以芦苇菖蒲,使水岸线自然灵动,或许比齐整的石岸更显野趣,也更符合桃源避世的氛围。”
她并未否定原有设计,而是以“提升意境”为切入点,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微调建议。这些建议,暗合了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引导性视线”、“自然式驳岸”等概念,在此刻听来,却像是基于文学典故和自然审美的发挥。
殿内一片寂静。工部官员面面相觑,雷发达则眯起了眼,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雍正看着图纸,又看看苏荔,目光深邃。
良久,雷发达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沉稳:“贵人娘娘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老夫痴长几岁,于这造园一事,拘泥于法度规矩多了些,反倒失了灵气。这‘藏’与‘露’、‘曲’与‘直’的分寸,确是关键。娘娘点醒老夫了。”他竟向着苏荔微微颔首,带着一丝前辈对后辈卓见的认可。
这番表态,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样式雷的掌门人,竟如此肯定一位后宫嫔妃的“外行”见解!
雍正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既然雷老先生也觉得可行,那‘武陵春色’的图样,就按此意略作调整。苏贵人,此事你也一并参详着。”
“奴婢遵旨。”苏荔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知道自己凭借真才实学,初步赢得了这位技术泰斗的尊重,也在雍正心中进一步巩固了“专业”形象。
退出九州清晏殿,苏荔心情微畅。夏日的圆明园,湖风拂面,带来阵阵荷香。
她沿着福海岸边漫步,不觉走到一处名为“杏花春馆”的僻静所在。馆前有一片杏林,虽已过花期,但绿荫葱茏,十分幽静。
她正驻足观赏,却见另一头,雍正也信步走来,身边只跟着一个贴身太监。他似乎也在散步沉思,眉宇间带着一丝倦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大清卷KPI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大清卷KPI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