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皇家第一造船厂。
与两年前建造龙渊号时的摸索和尝试不同,如今的造船厂,已经变成了效率奇高的流水线作业。
巨大的船坞内,六艘庞大的钢铁骨架,正在同步建造。
数千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他们的动作,在标准化的流程下,精准而高效。
蒸汽驱动的巨型起重机,将一根根在炼钢厂预制好的,长达十余丈的钢梁吊起,精准地安放在船体的龙骨之上。
船台旁边,新式的弧焊车间内,火花四溅。
工人们戴着特制的墨色护目镜,手持着一种连接着复杂管道的焊枪,从焊枪喷嘴中喷出的青白色火焰能轻易地将两块厚达一寸的锰钢钢板熔合在一起,形成的焊缝,强度甚至超过了钢板本身。
这种被皇帝命名为“氧乙炔焊”的新技术,彻底取代了落后的铆接工艺,让船体的建造速度和结构强度,都提升了一个量级。
宋应星正带着一群海军学院的实习生,穿梭在巨大的船体之间。
“看这里!”他指着一艘已经基本成型的战舰船壳,对身边的学员们讲解道,“这就是昆仑号与龙渊号最大的不同之处。”
学员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昆仑号的船体侧面,不再是龙渊号那样的垂直装甲,而是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倾斜角度。
“此乃陛下亲赐之倾斜装甲设计。”宋应星的声音里,充满了对皇帝的崇拜,“根据格物院的弹道测试,同样厚度的装甲,倾斜三十度,其等效防御能力,将提升近一倍!敌军的炮弹打在上面,极易被弹开,无法造成有效伤害。”
“还有这里。”他又指向船体水线以下,一个巨大的球状凸起。
“球鼻艏?”一名来自海商家庭,对造船颇有了解的学员,惊讶地叫出了声,“宋大人,此物不是说会增加航行阻力吗?”
“非也!”宋应星捋了捋胡子,得意地说道,“陛下有云,当船只高速航行时,船头会产生兴波阻力。”
“而这个球鼻艏,可以在水下产生一个与船头波浪相位相反的波,两相抵消,反而能大幅降低高速航行时的阻力。此中奥妙,你们要学的还多着呢!”
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看着这艘集合了无数奇思妙想的巨舰,眼中闪烁着光芒。
但昆仑号最核心的升级,还是在于它的动力和攻击。
在船体深处的动力舱内,两台巨大的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已经安装就位,它们那复杂的结构和庞大的体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而在甲板之上,两座全新的双联装主炮塔,更显狰狞。
炮塔内的空间,比龙渊号的要宽敞许多。
炮弹和发射药包,不再需要人力搬运,而是通过一套由小型蒸汽机驱动的半自动供弹系统,从下方的弹药库,直接提升到炮膛后方。
炮手们的工作,被简化到了极致:打开炮闩,将炮弹和药包装入,关闭炮闩,然后按下击发按钮。
“这门炮,是陛下亲自定型的崇祯二十六年式,口径……40厘米。”负责武器系统的工程师,在介绍时,声音都有些发颤。
在场的将领和学员,听到这个数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龙渊号的30厘米主炮,已经能一炮轰平一座小山,这40厘米的巨炮,威力又将何等恐怖?
“其所用之炮弹,亦是全新研制的被帽穿甲弹和三号高爆弹。”工程师继续介绍道,“被帽穿甲弹,弹头加装了一个韧性极佳的软钢风帽,在命中倾斜装甲时,可以有效防止跳弹,并先行破坏装甲表面硬化层,为主弹体钻入提供条件。”
“其穿甲能力,理论上,可以在五里之外,击穿这个世界上任何一艘战舰的装甲。”
“嘶……”实习生们齐齐倒吸了口凉气。
崇祯二十七年,夏。
渤海湾,一片被划为禁区的海域。
大明南洋舰队的第一艘昆仑号重型巡洋舰,昆仑号,即将进行它的首次海试。
观礼船上,茅胤京、孙世宁、张缙彦等一众帝国高级将领,悉数到场,他们看着远处那艘比龙渊号还要庞大,线条却更加流畅优美的巨舰,心中百感交集。
“茅总长,”张缙彦看着那艘巨舰,感慨道,“想当年,咱们还在为几门红夷大炮争得面红耳赤。这才几年功夫,这……这海上的怪物,老夫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茅胤京没有说话,他只是用望远镜,紧紧地盯着昆仑号,作为南洋舰队的司令,这艘船,将是他的旗舰,他的倚仗。
“海试开始!”
随着旗舰上传来的旗语信号,昆仑号那两根巨大的烟囱,开始喷吐出滚滚黑烟。
船尾,两个直径超过一丈的巨大螺旋桨,开始搅动海水,掀起两道巨大的白色浪花。
庞大的船身,开始缓缓加速。
“报告!航速五节!”
“报告!航速十节!”
“报告!航速十五节!”
观礼船上的众人,只觉得昆仑号在海面上越跑越快,船头劈开的波浪,越来越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