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先得权后得名,权柄源于曹公;
因政绩成名,方显为民尽责。
曹公岂会不重用这般实干之才?
【权力与名望的博弈】
青州官场现形记
那些未曾通过孝廉选拔的州县官吏,如今竟也附庸风雅,学起了品评人物的清谈之风。这般风气若任其蔓延,士林必将推举出所谓清流领袖,届时舆论主导权又将落入那些道德楷模手中。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
边让、孔融之流因何殒命?
谯周一纸《仇国论》如何摧毁蜀汉斗志?
当士人集团掌控舆论,政权根基必然动摇!
陈渡深谙此道,必须将这股清谈歪风扼杀在萌芽状态。所谓士林领袖,往往就诞生于陈登这类人物的不经意评价中。
我敬重华子鱼
我推崇赵元达
我钦佩孔文举
我敬仰陈君侯
我信服曹镇东
这些看似随意的评语,在当事人功成名就后,就会成为互相吹捧的催化剂。今 ** 抬举我,明日我捧红你,如此循环往复,最终造就出一批操控舆论的道德完人。
陈渡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在曹操的天下重演。那些动辄能 ** 数万士人诣阙上书的所谓清流,那些能左右朝堂舆论的天下楷模,都必须被彻底清除。
名望与实权,二者不可兼得。
造神运动,只能由曹操与陈太阿主导。
舆论权柄,必须牢牢掌握在陈渡手中。
【(陈曹离青期间的政治角力)
青州墨城的活字印刷技术经过多次改良,已能高效印制各类典籍。掌控舆论的重要工具——报纸,在淮南地区筹备就绪后即将正式发行。
如何吸引世家大族、寒门子弟乃至普通百姓购买报纸,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方法很简单:在每期报纸上开辟专栏,刊登连载小说。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一部精彩的小说足以吸引所有人,从权贵到平民,无人不爱。陈渡想灌输给大众的思想、观点,以及打造舆论领袖的计划,都能通过报纸实现。
人们花钱购买报纸后,自然会仔细阅读。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报纸上的内容如同让人上瘾的短视频平台,极具吸引力。
这是曹操政权区别于其他诸侯的又一道优势。缺乏对人性的洞察、信息传播策略和情绪操控手段,即便其他势力拥有活字印刷和低成本造纸技术,也难以效仿曹操的报纸模式。
暖阁内温度渐升。
太师椅上的陈渡心跳微快,额头沁出细汗。程昱见他面色泛红,立即起身向外走去,对门外亲卫道:“让惜薪司的人把地龙的火调小些。”
“不必!”陈渡正沉浸于报纸刊印的筹划,被程昱的声音拉回思绪,当即出言制止。
“整个镇东将军府的地龙是统一烧的,主公特意将这间最暖的暖阁留给我们。”他环顾四周,见那些衣着单薄、伏案疾书的文吏并无燥热之感,继续说道:“若因我一人觉得热就调低温度,那些体弱的文吏和其他阁中办公的官员恐怕要受寒了。”
“主公自己不愿独占暖阁,特意将最暖和的大殿让给官员,反而去了温度较低的小阁990处理政务。”
镇东将军府外墙聚集了许多以卖炭为生的贫苦百姓,他们渐渐放下戒心,愿意靠近这座府邸取暖御寒。
孩子们也常在将军府周围玩耍。天冷时,他们会挤在墙根下取暖,偶尔摘几枝府里的桃花。这个看似普通的场景,实则意义非凡。它无声地消融着百姓对官府的隔阂。
官民之间本该如鱼得水。放眼天下,还有哪里的官府能与百姓建立如此真切的情谊?这点滴信任来之不易,日后治理百姓时,这份情谊能化解许多阻力。务必珍视维系。
陈渡常将爱民如子挂在嘴边。这样的话无论重复多少次都不嫌多。唯有反复强调,才能让仁政之心在更多人心中生根。
在座众人频频点头。程昱也端坐席间。在追随陈渡前,这位出身豪族的谋士向来轻视百姓。他曾认为平民狡诈吝啬,怯懦无能却又凶残暴戾。百姓地窖里藏着粮食,深山中藏着良田。他们表面忠厚却满口谎言,战时更会趁乱劫掠。
但经过陈渡数年的言传身教,程昱的想法已发生根本转变。他意识到百姓种种不堪的表现背后,实为天灾人祸所致——横征暴敛、土地兼并、教化缺失。如今的他,再不会将暴戾施加于百姓身上。
(
陈渡望向步骘,问道:子山,琅琊那些大族对种茶一事有何看法?
这片丘陵地带与广陵同样适宜种植茶叶。
步骘答道:前些日子属下召集琅琊主要世家商议。多数家族听闻官府将高价收购茶叶,三十余家当即签下契约。其余四十余家虽表兴趣,却仍在观望。他们并非信不过官府,只是担忧茶叶生意的持久性。
这些家族交出隐户后,确实人手吃紧。如今已有大片田地无人耕种,若再辟茶山,恐怕更多良田要荒废。他们不愿冒险也是情理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三国:一代谋圣陈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一代谋圣陈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