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因为归源帝国的“天下一统”计划,和“多元宇宙聊天室”的出现,而掀起滔天巨浪时,这一切风暴的始作俑者,岳舟,却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毫不在意。
他把自己,完全地,沉浸在了自己的专属实验室里。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探索未知,更能让他感到愉悦了。
尤其是当他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堪称“作弊”般的,研究工具之后。
——高维视野。
这个因为“生命归源”而开启的全新能力,彻底颠覆了他,以及整个帝国科学院,对“科学研究”这个概念的认知。
在过去,帝国的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因为超级计算机“皇后”的存在,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但其本质,依旧没有脱离一种古老的范式——“黑箱测试”。
他们就像是一群隔着一层毛玻璃,在观察世界运转的孩童。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高能粒子轰击,或者施加超强的电磁场,去“摇晃”这个黑箱。
然后,通过各种精密的仪器,去观测黑箱“掉”出来的东西,比如新材料的宏观属性,或者能量的转化效率。
再通过“皇后”那堪称恐怖的算力,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反向的推演和建模,去猜测,黑箱的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种高效,但终究存在局限性的方法。
而现在,岳舟的“高维视野”,将这一切,都彻底地,改变了。
……
帝国科学院,理论物理部,专属加密会议频道。
岳舟的虚拟化身,正与帝国最顶尖的一批物理学家们,进行着一场线上会议。
“先生,根据您上次提供的,关于‘钇钡铜氧’化合物在低温环境下,原子晶格的实时动态观测数据,我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一位头发花白,在加入帝国前,就已经在超导领域,钻研了一辈子的老教授,用一种无比激动的声音说道。
“我们一直以为,超导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电子在低温下,形成了可以无视晶格阻碍的‘库珀对’。但您的观测数据告诉我们,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的奇妙!”
“在您的‘高维视野’下,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原子核外,那一片片由无数电子高速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我们发现,在超导状态下,这些‘电子云’,并非是两两配对,而是……形成了一种覆盖整个晶格的,动态的,如同波浪般起伏的,‘集体共振’!”
“它们就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以一种完美的,步调一致的频率,在整个材料中,进行着无障碍的传递!这才是超导的本质!不是‘配对’,而是‘共振’!”
老教授的话,让频道里的所有物理学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岳舟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也想起了自己当初,在“高维视野”下,看到那一幕时的震撼。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属于微观世界的,秩序之美。
“所以,”岳舟开口问道,“基于这个新发现,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有!”另一位更年轻,思维也更活跃的物理学家,立刻接过了话头,“先生,既然超导的本质是‘电子云的集体共振’,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换一个思路,去寻找常温超导材料了?”
“我们不再需要去苦苦地寻找,能让电子在常温下稳定‘配对’的物质。我们可以去寻找,或者说……去‘设计’一种,本身就具有特殊晶格结构,可以‘引导’电子云,自发地产生那种‘集体共振’的材料!”
“这就像是乐器!不同的结构,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只要找到那个,能让电子‘唱’出超导之歌的,最完美的‘结构’就可以了!”
这个想法,极具开创性。
它将材料学的研究,从“寻找”,提升到了“设计”的高度。
“很好的思路。”岳舟赞许道,“那么,设计的方向呢?你们有头绪吗?”
“有几个初步的方向。”年轻的物理学家,调出了一张复杂的原子结构模型图。
“我们猜测,一种具有高度对称性,并且内部存在着特定‘空腔’的,类似于‘富勒烯’或者‘碳纳米管’的笼状结构,可能最有利于引导电子云,产生我们想要的那种‘共振’。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元素,去‘编织’这种笼子,然后,观察它们的效果。”
“这个工作量,如果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可能需要数百年。但现在,有了您的‘高维视野’,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对数万种,甚至数十万种不同组合的,原子级别的‘实时观测’!”
“先生,您,就是我们最强大的‘显微镜’,也是我们最高效的‘实验台’!”
岳舟笑了。
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凭一己之力,去思考和解决所有问题的“孤独先知”。
他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分享给这些拥有顶级大脑的科学家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诸天:肉体凡躯?以科技铸神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诸天:肉体凡躯?以科技铸神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