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后,四人再次踏入风雪。雪依旧没过小腿,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寒冷像无数根细针,无孔不入地扎透衣物。李维走在最前面,他没有看任何导航设备,甚至没有刻意辨认方向,只是以一种近乎本能的笃定,拨开挡路的积雪和枯枝,向着东南方向前进。
他的步伐并不快,却异常稳定,仿佛脚下不是危机四伏的雪原,而是自家后院熟悉的小径。偶尔,他会毫无征兆地停下,侧耳倾听——不是用耳朵,更像是在用全身的感官去“读取”周围的环境。
“左边十米,雪下有断崖,绕开。”他声音平静。
“右前方,有片被雪压弯的竹林,从下面钻过去,能避开风口。”
“停。上面有雪崩残留的松动层,等它自己滑下来。”
每一次提示,都在几秒或十几秒后得到印证。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幸运,三次、四次……扳手眼中的怀疑逐渐变成了惊愕,最后沉淀为一种近乎迷信的敬畏。司机则始终沉默着,眼神越来越凝重。
李维自己,则沉浸在这种奇特的、全新的感知维度里。世界在他“眼中”不再是单纯的视觉图像,而是变成了由无数细微的物质属性、能量流动、概率分布构成的、立体的“图谱”。他像是在触摸这个世界的内在骨架,虽然模糊,却真实不虚。
这能力从何而来?是“它”残留的馈赠?是“摇篮”连接后的副作用?还是他自己被一次次撕裂重组后,变异出的新感官?
他不知道。他也不再去想。
他现在只知道,这东西,能用。
一公里的路,在平时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深雪和严寒中,走了近一个小时。当李维终于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片被厚厚积雪覆盖、看起来毫无异常的陡坡时,扳手和司机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里?”扳手用枪管戳了戳面前的雪坡,坚实的雪壳下面似乎是岩石,看不出任何洞口迹象。
李维没有回答。他走上前,伸出手,不是去挖,而是轻轻按在积雪上。闭上眼睛。
几秒钟后,他睁开眼,走到坡地一侧,开始用手扒开一片堆积的雪。下面的积雪似乎比较松散。扒开大约半米深的雪后,露出了下面纠缠的枯黄灌木和几块看似随意堆叠的岩石。
李维用力推开其中一块较大的岩石——下面,赫然是一个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黑黢黢的洞口!有微弱的、带着土腥味的空气从里面流出!
“老天……”扳手喃喃道。
司机立刻上前,拿出小手电往里照了照。洞口向下延伸一段后,似乎变得宽敞了些。
“我先进去看看。”扳手自告奋勇,取下身上的累赘,拔出匕首,匍匐着钻了进去。
几分钟后,他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一丝回音:“安全!里面不大,但能待!比外面暖和多了!”
司机松了口气,看向李维,眼神极其复杂。
李维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的手还按在洞口的岩石上。
“怎么了?”司机立刻察觉到他神色不对。
“下面……”李维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岩石冰冷的表面,“不止一个空间。还有更深的地方……结构很……古老。不像天然形成的。”
他抬起头,望向风雪渐歇的天空,眼神变得幽深。
“而且……这里面有东西。”
李维的话让刚刚松懈下来的气氛瞬间重新绷紧。
“东西?”司机的手立刻按上了腰间的枪,眼神锐利地扫向那个黑黢黢的洞口,“什么东西?活的?”
扳手在洞里的声音也带着紧张:“什么情况?我没看到别的!”
李维的眉头越皱越紧,指尖在冰冷的岩石上缓缓移动,仿佛在阅读某种无形的纹路。那种全新的、对物质结构的细微感知,正将洞口深处的异常反馈回来,模糊,却令人不安。
“不是活物。”他声音低沉,带着不确定,“是……别的东西。金属。很古老。能量反应……极其微弱,但结构很奇怪。不像现代的任何制式。”
他收回手,看着自己沾满泥雪的指尖:“更深的地方,岩层有大规模人工开凿的痕迹,年代非常久远。这个浅洞,可能只是某个更大结构的……一个意外暴露的排气口或者裂缝。”
司机和刚刚爬出来的扳手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疑不定。委员会的秘密基地?还是……别的什么?
“能判断是什么吗?”司机追问。
李维摇头:“太深,太模糊。只知道它在那里,沉睡着。”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它给我的感觉,和‘摇篮’有点像,但更……陈旧。死寂。”
“摇篮”这个词让司机和扳手的脸色都变了变。一个“摇篮”就差点让他们全军覆没。
“妈的,刚出虎穴,又摸进狼窝了?”扳咒骂了一句,下意识地离洞口远了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裹紧保温毯的雅琪,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虚弱和不确定:“我好像……也感觉到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