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金口玉言,如同九天雷霆,瞬间传遍了未央宫的每一个角落,并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整个京城蔓延。三皇子刘睿,年方九岁,封睿王,授北疆行营大都督,持节钺,总揽北疆军政,即日就藩!
这道旨意,石破天惊,彻底打破了朝堂的平衡,也搅动了京城的暗流。
兰林殿内,接到正式圣旨的刘睿,恭敬地叩首接旨。宣旨太监离去后,殿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惠妃紧紧握着刘睿的手,指尖冰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既有儿子获封亲王的喜悦,更有对他即将远赴险地的无尽担忧。
“睿儿……北疆苦寒,兵凶战危,你……你才这么小……”惠妃的声音哽咽。
“母妃放心,”刘睿反握住母亲的手,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儿臣已非稚童。此去北疆,是儿臣自己选的路。儿臣向您保证,必会珍重自身,建功立业,绝不辜负母妃期望,亦不让父皇失望。”
他目光坚定,那其中蕴含的决意与力量,让惠妃恍惚间觉得,眼前的儿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她最终只是含泪点头,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一切……小心。”
---
相较于兰林殿内复杂的情绪,东宫和二皇子府邸,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东宫内,瓷器碎裂的声音再次响起。太子刘瑾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北疆大都督!持节钺!便宜行事!父皇……父皇这是疯了不成?!他一个九岁孺子,何德何能?!”太子低吼着,再无平日的温雅,“老三是给了父皇什么迷魂汤?!”
谋士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殿下息怒!此事已成定局,难以更改。当务之急,是思考应对之策。睿王此去,若真能在北疆站稳脚跟……后患无穷啊!”
“本宫岂能不知!”太子烦躁地踱步,“不能让他就这么顺顺利利地离开!路上……对,路上必须给他制造点麻烦!还有,他那个班底,那个老太监福安,那个献计的商人,还有兽苑里藏着的那些人……都不能留!”
“殿下,此时动手,风险太大。”谋士劝道,“陛下刚刚下旨,若睿王即刻出事,陛下震怒之下,必然彻查……”
“那就让他‘自然’地遇到点麻烦!”太子眼神阴狠,“北疆匪患不是严重吗?黑山贼不是嚣张吗?让他们知道,有位‘年幼’的王爷,带着丰厚的‘家当’,正要经过他们的地盘……”
谋士心中一寒,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这是要借刀杀人!“臣……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二皇子府邸,气氛同样压抑。刘珩一拳砸在案几上,木屑纷飞。
“好个老三!藏得可真深!不声不响,竟捞了这么大一个肥缺!”他咬牙切齿,“北疆大都督!老子在军中经营多年,也不敢想的位置!”
心腹家将低声道:“殿下,如今我们并州之事尚未平息,睿王此去,若查出些什么……”
“他敢!”刘珩眼中凶光一闪,随即又冷静下来,露出一丝狞笑,“不过,他去也好。北疆那地方,是那么好待的?黑山贼那群喂不熟的狼,还有可能南下的胡人……呵呵,但愿我们这位睿王弟弟,命够硬,别一不小心,就‘马革裹尸’了!”
他看向家将:“传信给黑山那边,‘欢迎’一下我们这位新上任的大都督!记住,做得干净点,别留下把柄!”
---
圣旨已下,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刘睿深知,此刻京城对他而言,已是龙潭虎穴,多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险。他必须在太子和二皇子的手段降临之前,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兰林殿内,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却秩序井然。所有的激动与担忧都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将至的肃穆与高效。
“福伯,宫中事宜,由你统筹。所有明面上需要带走的仪仗、人员、赏赐之物,按制准备,不必精简,甚至可稍显冗余,以示隆重,亦可迷惑视线。”刘睿语速很快,条理清晰。
“老奴明白,定会办得风光体面,拖延他人耳目。”福伯躬身领命。
“小春子,你挑选几个绝对可靠、手脚麻利的小太监,混在明面的队伍中。你的任务是,在我们离开后,守住兰林殿这条线,保持与沈万三的联络畅通。”
“奴才遵命!定不负殿下所托!”小春子激动地跪下磕头。
“霍将军,”刘睿看向一身戎装,气息凛然的霍去病,“潜渊卫即刻起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武器装备、干粮饮水,全部检查配发。欧冶子先生打造的新装备,优先配备。我们真正的行程,要快,要隐密!”
霍去病抱拳,眼中战意燃烧:“末将领命!潜渊卫已准备就绪,随时可战!”
“欧冶子先生,”刘睿对这位沉默寡言却贡献巨大的匠人道,“所有研究资料、重要工具、成品半成品,全部打包,做好长途运输防护。抵达北疆前,可能没有安稳的研究环境,先生需有心理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