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前殿,空气凝固如铁。皇帝那一声疲惫却不容置疑的询问,将所有的目光,无论是惊疑、审视、不屑还是担忧,都牢牢地钉在了年仅九岁的刘睿身上。北境烽火连天,河套危在旦夕,满朝文武争论不休,陛下却再次问计于一个稚子?这简直超乎了所有人的理解。
太子刘瑾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悦与警惕。二皇子刘珩则咧了咧嘴,似乎想笑,又觉得场合不对,硬生生憋了回去,只剩下满脸的古怪。群臣更是面面相觑,若非皇帝积威犹在,只怕早已哗然。
刘睿能感觉到那无数道目光如同针扎般落在自己背上,但他心中却是一片澄澈。他知道,这不是儿戏,而是皇帝在混乱局势下的一次破格试探,也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
他上前一步,小小的身躯在宽阔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单薄,但脊梁却挺得笔直。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歪着头,仿佛在努力消化这个复杂的问题,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一丝属于孩童的、面对难题时的困惑。
“父皇,”他开口了,声音尚带稚气,却清晰地传遍大殿,“那些坏人(元清)……他们跑得好快,还分成了两拨,一拨在前面吵吵闹闹,一拨偷偷跑到后面去抢我们的粮食,对不对?”
他用最朴素的言语,概括了元清分兵佯动、奇袭后方的战术。一些武将微微颔首,虽然比喻粗浅,但意思没错。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看着他那双酷似其母的眼睛:“嗯,然后呢?”
刘睿眨了眨眼,继续用他那“童真”的逻辑说道:“他们跑得那么快,还分开了,那……那他们自己是不是也容易饿肚子?带不了太多粮食吧?”
此言一出,几名老于兵事的将领眼中精光一闪!坚壁清野!这孩童竟无意中点出了对付轻骑突袭最关键的一环!
“儿臣在想,”刘睿似乎越说越顺,小脸上带着一丝“灵光一现”的兴奋,“河套那里,我们有很多很多粮食,对不对?如果……如果我们提前把靠近坏人的那些粮食,能搬走的都搬走,搬不走的……就,就藏起来,或者……嗯……”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小手比划着,“反正不留给坏人!让他们抢不到!”
“然后呢?”皇帝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然后……”刘睿做出思考的样子,“然后他们跑得那么远,抢不到粮食,肚子饿了,是不是就没力气打仗了?我们就不用派好多好多叔叔去跟他们拼命了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仿佛想起了什么,“可以派一些跑得快的骑兵叔叔,就像……就像霍……就像宫里侍卫追小偷一样,不停地跟在他们后面,他们睡觉的时候就去敲锣打鼓,他们吃饭的时候就去放箭吓他们,让他们睡不好,吃不好,越来越累,越来越饿!”
他再次祭出了“疲敌扰敌”的战术,但这次结合了“坚壁清野”的战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针对敌方孤军深入的应对策略——不以主力决战,而以空间换时间,通过后勤拖垮敌人,辅以游击骚扰,积小胜,待其疲敝,再寻机歼敌。
殿内一片寂静。
如果说上一次朝堂问对是灵光一现,那么这一次,这看似幼稚的言论背后蕴含的军事逻辑,已经清晰得让人无法再用“巧合”来解释了!这绝不是一个九岁孩童能凭空想出来的!
太子刘瑾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盯着刘睿,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弟弟。二皇子刘珩也收起了那副看戏的表情,眼神变得凝重。
兵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尚书忍不住出列,声音带着激动:“陛下!三殿下所言……虽言语稚嫩,然其策……其策深合兵法!坚壁清野,断敌粮道,遣轻骑扰之,此正乃应对元清此次孤军深入之上策啊!若操作得当,可不费大国力而退强敌!”
他这一开口,几名主战的将领也纷纷附和。他们并非赞同由刘睿来指挥,而是认可这个策略本身。这让主和派一时哑口无言,因为此策的核心是防御和消耗,并非浪战,让他们难以反驳。
皇帝靠在龙椅上,剧烈地咳嗽了几声,内侍连忙递上参茶。他挥挥手,目光再次落在刘睿身上,那目光深邃,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睿儿,”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你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可是……有什么人教你的?”
终于来了!最关键的问题!
刘睿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被父皇严肃语气吓到的一丝惶恐,他连忙摇头,小声道:“没……没有人教儿臣。是……是儿臣前几天,看蚂蚁打架看到的……”
“蚂蚁打架?”皇帝眉梢一挑。
“嗯!”刘睿用力点头,仿佛找到了佐证,“一群大蚂蚁来抢小蚂蚁的食物,小蚂蚁打不过,就把粮食都拖回洞里藏起来,然后好多小蚂蚁不停地去咬那些大蚂蚁的腿,扯它们的触须,大蚂蚁找不到吃的,又被咬得很疼,最后就……就跑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