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带来的密报,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林慕义心中激起层层惊涛。和议底定,条款辱国,太子危在旦夕,崇祯自毁长城,杨嗣昌、曹化淳之流权势熏天……每一个字眼,都预示着大厦将倾的最终时刻正在以小时为单位迫近。
不能再等了。
“潜龙计划”的核心,本是在京城陷落、国本动摇的极端情况下,保全并控制具有法统意义的皇室成员,以此为旗帜,凝聚人心,整合力量。最初的目标是太子朱慈烺,但如今太子病入膏肓,随时可能夭折,计划必须调整。崇祯皇帝刚愎多疑,且绝不会离开京城,不在考虑之列。那么,目标就只剩下了一个——年幼的皇三子,永王朱慈炤,以及其生母,目前在后宫中并不算十分显赫的某位妃嫔。
风险巨大。这是在帝国的核心,皇帝的眼皮底下,虎口拔牙。一旦败露,不仅仅是“谋逆”大罪,更将彻底失去道义上的任何立足点,振明军立刻会成为天下共击之的叛匪。
但收益同样惊人。一个活着的、具有合法继承权的皇子,在南下之后,就是一面无可替代的政治旗帜,足以在混乱的南明格局中占据大义名分,压制各路心怀鬼胎的军阀和藩王。
林慕义在书房中独自踱步,窗外的天色从昏黄变为墨蓝,最后彻底被夜幕笼罩。炭火盆里的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影子。他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推演着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纰漏。
王五肃立在一旁,如同融入阴影的石像,不敢打扰他的思绪。只有偶尔炭火轻微的噼啪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终于,林慕义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王五身上,那眼神锐利如刀,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启动‘丙三’预案,目标变更,锁定永王及其生母。代号……‘夜奔’。”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不容置疑。
王五身躯微微一震,随即垂下头:“是!属下立刻安排!”
“记住几点,”林慕义走近几步,压低声音,语速极快,“第一,宫内我们的人,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目标在最后时刻处于‘可移动’状态。御医那边,如果有我们的人,想办法用温和的药剂暂时稳住太子的病情,至少……再拖上三五日,为我们创造时间和混乱的掩护。”
“第二,转移路线启用最高保密等级的‘癸字’暗线,沿途所有接应点全部激活,人员只认令牌不认人。出城之后,不走官道,全部走我们事先勘定的隐秘小路,直奔顺德府秘密据点。”
“第三,行动时间,定在……”林慕义略一沉吟,“定在和议条款正式公布,或者……太子薨逝。那一刻,京城注意力必然被吸引,宫禁守卫也可能出现短暂的混乱,是我们唯一的机会窗口。”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慕义盯着王五的眼睛,“如果事败,或被重重围困,无法带走目标……你知道该怎么做。绝不能让活的永王落到杨嗣昌、曹化淳,或者……东虏手中。”
王五瞳孔猛地一缩,他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味。那是最后、最残酷的保险。“属下……明白。”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去吧。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我需要你在十二个时辰内,给我一份详细的、可行的行动方案。”林慕义挥了挥手。
王五不再多言,深深一躬,转身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门外。
王五离开后,林慕义并未休息。他走到墙边,拉开一道暗格,取出一幅更为精细的、标注了无数隐秘符号的京畿地区舆图,在桌上铺开。他的手指沿着预设的几条撤离路线缓缓移动,脑海中模拟着可能遇到的盘查、追兵、乃至意外。
与此同时,吴庄堡的战争机器,也在为另一场可能的战斗全速运转。
匠作区依旧是灯火通明,炉火不熄。赵铁柱几乎住在了工棚里,吊着的左臂似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不影响他用右手精准地调试着一台刚刚修复的水力镗床。燧发机括的击砧和弹簧片是生产的难点,对钢材的弹性和耐磨性要求极高,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他亲自守在热处理炉旁,根据火焰的颜色和工件的状态,指挥着徒弟调整着淬火和回火的时机。
“温度再低半刻,泛蓝即出水!快!”他的声音因为疲惫和烟熏而嘶哑,但眼神却亮得骇人。
“铛!”一声清脆的金属鸣音,经过精心处理的弹簧片被取出,在特制的油液中冷却后,呈现出一种幽蓝的色泽。徒弟用工具测试其弹性,脸上露出欣喜:“赵头,成了!这个力道和回弹,够标准!”
赵铁柱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悦,立刻转向下一道工序。“下一个。今天夜里,我要看到五十套合格的机括。”
而在校场和堡墙之上,陈忠拖着并未完全痊愈的身体,督促着整训和布防。新兵们在老兵沙哑的吼声和偶尔的鞭挞下,机械地重复着刺击、装填、列阵的动作。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号衣,很多人累得几乎站立不稳,但没有人敢停下。他们都知道,三十里外,凶恶的敌人正在虎视眈眈,任何的松懈,都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