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新工具的制造中。打造那套水排鼓风机构的重型凸轮和连杆,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强度,他反复调整榫卯,用火烤弯木材,确保传动顺畅有力。制作铁质胎具和冲子更是考验他的锻造功底,需要在极高温下反复锻打、塑形、淬火,才能得到硬度足够、形状准确的工具。
沈云疏则穿梭其间,时而与林栖讨论传动机构的细节,时而检查沈云墨处理的铁料是否合格,时而用那根新制的木尺测量着胎具的尺寸是否统一。她的身影忙碌而专注,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仿佛是指引这一切杂乱工序走向有序的核心。
周砚虽无法亲自参与重体力劳动,但他每日都会来到锻造区,用他丰富的经验指导沈云墨和赵石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协助林栖,也会仔细观察新工具的制作进度,提出改进建议。他的存在,如同定海神针,稳定着所有人的心绪。
数日之后,当那架依靠水力驱动、带着巨大凸轮和连杆、连接着改良后皮囊风箱的“水排”在暗河边发出规律而有力的“呼啦……呼啦……”的鼓风声,将炉膛内的炭火吹得炽白耀眼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炉火前所未有的旺盛,稳定的高温让铁料更快地变得通红柔软。
随后,那架利用杠杆和配重原理的简易“重锤”也被安装到位。赵石和石头合力拉动绳索,将一块沉重的、包裹着铁皮的青石锤头提升到高处,然后释放。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被烧红的铁料在重锤的冲击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形、延展。这种力量,远非人力锤击可比。
林栖拿起新打造出的、带有标准箭镞凹槽的铁质胎具,将一块烧红的铁料放在上面,示意沈云墨尝试用普通铁锤进行初步锻打。在胎具的约束下,即使沈云墨力量和经验尚有不足,锻打出的铁料也迅速呈现出箭镞的大致轮廓。
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沈云疏站在一旁,看着在自动化鼓风和重锤辅助下,林栖更加游刃有余地进行着精加工,看着沈云墨和赵石在胎具的帮助下也能参与到基础锻造中,看着一支支形制更统一、棱角更分明的铁箭镞被迅速打造出来,她的嘴角终于扬起一抹舒心的笑意。
这不仅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将林栖这位顶尖匠人从重复性的体力消耗中部分解放出来,专注于技术核心,同时也让团队中的年轻力量得以快速成长,参与到更重要的生产环节中。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