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仪转碎预警信,荒站守尽未归人
----------------------------------------------------------------------------------------------------------------------------------------------------------------------------------------
空白当铺往西三十里,是片被幸存者称为“风沙坟场”的缓冲区——这里常年刮着八级以上狂风,地面寸草不生,只有满地棱角锋利的碎石,在狂风中互相碰撞,发出“咯吱咯吱”的刺耳声响。一座废弃的气象站孤零零矗立在缓冲区中央,墙体被风沙削得微微倾斜,像个随时会倒下的老人,屋顶的太阳能板碎成两半,悬在半空摇摇欲坠,窗户钉着的木板早已被狂风撕裂,露出黑洞洞的窗口,像张沉默的嘴。
这天凌晨,当铺里的气象预警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红色警示灯疯狂闪烁。老板猛地从床上爬起来,抓起初代老板留下的旧气象图,手指在图上快速滑动:“是特强沙尘暴!强度远超以往,要是算不出准确路径,附近三个幸存者营地都会被埋!”
“只有那座废弃气象站有百年数据,能精准测算路径。”苏夜已经背起猎枪,阿穗也赶紧往背包里塞压缩饼干和水壶。三人驱车穿过缓冲区,车轮碾过碎石,溅起的石渣砸在车身上,发出“噼啪”的声响。狂风裹挟着沙尘,像无数细小的刀子,刮得车窗嗡嗡作响,能见度不足五米,只能靠着旧地图慢慢摸索。
好不容易抵达气象站,刚下车,狂风就差点把阿穗掀翻。苏夜一把拉住她,三人弓着腰冲进站内。里面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破碎的温度计、风速计,玻璃碎片混着厚厚的沙尘,踩上去硌得脚生疼;办公桌上积着的沙尘足有一指厚,一本泛黄的气象日志摊开着,纸页被风沙吹得卷翘,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只能隐约辨认出“气压骤降”“风速异常”的字样。
墙角的铁架上,一只铜质风速仪格外显眼。是1988年的老款式,底座刻着“市气象站”,指针死死卡在“12级”的位置,像被钉住的命运。铜身锈迹斑斑,像爬满了褐色的藤蔓,轴承处缠着半根断裂的电线,绝缘皮已经风化开裂,露出里面发黑的铜丝。苏夜踮脚取下风速仪,指尖触到冰冷的锈渣,粗糙的质感磨得指腹发疼,机身内侧似乎藏着什么,被锈迹牢牢固定着。
“这里有张纸条!”阿穗递过来一把小刀片,苏夜小心翼翼地刮开锈迹,一张卷成细筒的纸条露了出来,纸张已经发脆,上面的字迹被锈迹浸染,只能看清“沙尘暴”“午夜”“转移”几个字。
老板从背包里掏出根银质导线,细如发丝,表面缠着淡银丝,刻着“数显危未然”——这是初代老板留下的忆丝导线,专门激活记录类旧物。“把它连到气象站的旧电脑上,能还原当年的完整数据。”
阿穗用抹布擦掉电脑屏幕上的沙尘,屏幕布满裂纹,开机时闪烁着微弱的绿光,像濒死之人的眼睛。老板小心翼翼地将忆丝导线一端接在风速仪的轴承上,另一端连到电脑主机,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要转动指针三次,才能激活数据传输。”
苏夜握住风速仪的指针,试着用力转动——指针僵硬得厉害,像是被岁月和风沙焊死在12级刻度。她屏住呼吸,慢慢发力,“咔哒”一声轻响,指针终于动了一下,轴承处传来干涩的摩擦声。转完第三次,风速仪突然发出“滴滴”的轻响,旧电脑的屏幕瞬间亮了起来,密密麻麻的数据开始滚动:气压曲线急剧下降,风速数值一路飙升,清晰地标注着末日爆发前的每一个异常节点。
“快拷贝数据!”阿穗立刻拿出当铺的存储设备,插进电脑接口。就在这时,气象站突然剧烈晃动,狂风掀起的巨石砸在屋顶,发出“咚咚”的巨响,灰尘簌簌往下掉。“不好!沙尘暴提前来了!”苏夜冲到门口,和老板一起用铁板顶住破损的窗户,铁板被狂风撞得嗡嗡作响,仿佛随时会被撕裂。
数据拷贝到百分之七十时,电脑屏幕突然卡住,紧接着弹出一段模糊的影像——不是悬浮的虚影,是气象站的监控录下的画面。画面里,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胸前别着“秦”字工牌,正是风速仪的主人老秦。他脸色凝重,对着镜头快速说道:“晓儿,我去市区送预警数据,你守住仪器,这些数据一定要交给幸存者,别让大家白白牺牲!” 他拿起一叠文件,匆匆跑出画面,影像戛然而止。
“晓儿是他的女儿秦晓,当年是气象站的实习生。”老板看着屏幕,声音低沉,“末日爆发前,他们父女俩监测到异常,约定一起守护城市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空白当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空白当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