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跟着喊,举着图纸往藤丝凑:“念网藤会连到基地!”“布娃娃的光不凉!”光顺着藤丝串成链,撞向躲在角落的小男孩幻象。幻象里的男孩慢慢抬起头,伸手接住布偶,影子软下来,碎成霜渣。
霜团的冷雾散了些,旧广播的念声清楚了点:“别怕……”
小石头摸了摸橡皮上的小太阳,笑出豁牙:“阿木哥,我教别人聚念了!他们都知道断笔芯能显光!”藤丝结了个小念珠,映出阿木笑着点头的样子,和小石头的脸贴在一起。
小女孩把布娃娃贴在藤丝上,粉色的光顺着丝往时间桩飘——那里的老钟表,正慢慢转着,指针上的光顺着藤丝往基地流。
时间尽头的阿木,正摸着怀里的棉布,棉布上的暖光忽明忽暗。晓芽攥着糖纸纹布条,布条的光往藤丝飘:“阿木哥,你听,是苏夜姐的声音!”
阿木对着藤丝喊,声音穿过时间,往基地飘:“晓芽,糖纸裹的念没凉!你去年藏的糖,还在布条里呢!”他把棉布贴在藤丝上,棉布的光顺着丝流,“苏夜姐,老张头的饼模光很暖,能飘到这儿!”
晓芽把糖纸布条举高,对着光喊:“苏夜姐,我们的念跟着藤丝走!糖纸的纹路能映出互助站的样子!”她把布条缠在藤丝上,光顺着丝往基地冲,“老钟表的指针在转,能把我们的念送过去!”
时间桩的老钟表突然转快了,指针的光顺着藤丝往基地汇,和互助站、聚落的光撞在一起——三地暖光在霜团外聚成个巨大的“念炉”,炉光像夕阳,裹着霜团,暖得能融化冰。
霜团里最后的幻象——无数人影举着旧物没递出的影子,被炉光裹住。人影们慢慢转过身,互相递出旧物:信被接走了,旧衣服被披上了,破棉裤被补好了。冷白光全散了,旧广播的喇叭网全露出来,传出段旧录音,声音沉得像老酒:“无论霜多厚,念不凉,人不散——这是互助站的规矩。”
“成了!”林舟的记忆镜亮得晃眼,镜里映出三地的画面:互助站的饼模在炉中心泛光,聚落的孩子们在举着图纸笑,时间桩的老钟表指针停在“黄昏6点”——是归人回家的时间。
老张头把饼模往炉中心推了推,模子成了“暖锚”,光顺着藤丝往冰原各处飘:“以后这模子,就是念炉的芯,暖光散到哪儿,念就聚到哪儿。”
苏夜把织梭的蓝布丝缠在广播上,录音顺着藤丝传:“让所有冰原的人都听见,念不凉,人不散。”
小石头把断笔芯插在基地的土里,笔芯尾端的“木”字亮着,成了“聚念标记”:“以后别人来这儿,看到笔芯就知道,念能聚在一起。”
念炉的光没散,慢慢变成“暖光网”,罩着基地,网里的念珠映着三地的日常:互助站的老张头在烤饼,聚落的孩子们在玩布娃娃,时间桩的老钟表在转,阿木和晓芽站在时间尽头,对着光网笑。
就在这时,光网里飘出片透明的念羽,羽上映着个陌生的地方——是个堆满旧物的仓库,架子上摆着旧收音机、铁皮盒、泛黄的照片,却没藤丝缠绕,旧物上的霜薄得像纱,却泛着冷光。
林舟伸手碰了碰念羽,指尖传来凉:“还有没被念网连到的地方,那里的念……可能更沉。”
苏夜望着念羽里的仓库,织梭的蓝布丝往羽上飘:“没关系,念炉的暖能飘过去,咱们的念网,能连到所有有旧物的地方。”
老张头扛着饼模,往基地外走:“我去通知聚落的人,明天带更多旧物来,把念炉的暖再聚重点。”
小石头攥着断笔芯,跟在后面:“我去教仓库那边的念,怎么聚暖!阿木哥教的法子,肯定管用!”
光网的暖顺着藤丝往远处飘,冰原上的每处暖点都亮着,像撒了满地的小灯笼。风里飘着饼香、糖纸的甜、还有旧广播的录音声——聚起的不是念,是万家没凉的炉,是冰原上所有没说出口的牵挂,连在一起,成了永远不凉的暖。
喜欢空白当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空白当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