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处州县驿站,他们需要更换的“过所”、需要补给的粮草马料,总会因为各种“流程问题”而被拖延。
“天师,前方就是渭州,驿丞说……说吏部下发的新一批‘过所’还没到,让我们在此等候。”一名亲卫在车外无奈地禀报。
又是这套说辞。
顾长生放下车帘,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闭上双眼,【望气术】悄然发动。
在他的神魂感应中,整个世界化作了由无数种“气”交织而成的画卷。远处的渭州城,官气呈淡红色,平稳升腾;民气则是乳白色的,如炊烟般袅袅。一切都昭示着此地尚属太平。
他的目光,穿透车帘,落在了那位前来通报的驿丞身上。
他“看”到了。
那驿丞自身的“命气”很淡,是那种最常见的灰白色,如同路边的尘土,代表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然而,当他说出“‘过所’未到”这句话时,一缕浑浊如阴沟淤泥的黑气,从他口鼻间逸散而出,缠绕在他灰白的命气之上。
——这是谎言之气。
更让顾长生在意的,是那驿丞的官袍之上,附着着一层油腻的、带着铜臭味的暗金色光晕,如同凝固的猪油,令人作呕。
——这是不义之财的气息。
而最关键的线索,是在那驿丞的后颈之上,有一根几乎微不可查的黑色丝线,无形,却散发着阴冷与威压,向着东南方,也就是长安的方向,无限延伸而去。
顾长生心中瞬间了然。
“不必等了。”顾长生淡淡开口,“绕过驿站,直接进城,去城中最大的粮行。”
“可是天师,没有‘过所’,我们入不了城……”
“我自有办法。”
车队来到渭州城下,果然被守城士卒拦住。
顾长生没有下车,只是让亲卫将自己那面绣着“敕封护国天尊”的大纛,在城门口缓缓竖起。
一时间,城门内外,所有看到这面旗帜的百姓,都愣住了。
随即,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是顾天师!是太原大捷的护国天尊!”
“天尊来我们渭州了!”
呼喊声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引爆了整座城池。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对着车队的方向跪地叩拜,口中高呼“天尊”之名。那股汇聚而来的庞大愿力,甚至让顾长生苍白的脸上,都泛起了一丝红润。
守城的军官,早已吓得魂不附体。
在这股人心的洪流面前,区区一纸“过所”,算得了什么?
他连滚带爬地跑过来,跪在车前,颤声道:“小……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天尊驾到!快,快开城门!恭迎天尊入城!”
马车内,顾长生看着这一幕,眼神平静。
杨国忠,你想用大唐的“规矩”来困住我。
却不知,如今的我,在这北方之地……
我,就是规矩。
顾长生对着车外,用不大但足以让所有人听清的声音,平静地说道:
“传我将令,着渭州刺史,半个时辰内,彻查驿站贪腐一案。我怀疑,有人冒领朝廷钱粮,刻意延误军机。”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告诉他……”
“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天意。”
“天意”二字,轻飘飘地落下,却比千钧之石更重。
一名昭武军亲卫得令,立刻催马入城,直奔府衙而去。而那跪在地上的守城军官,此刻连头都不敢抬,恨不得将自己埋进地里。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完了,渭州的天,要塌了。
此时的渭州府衙之内,刺史崔源正悠闲地品着新到的蒙顶甘露。
崔源出身清河崔氏旁支,虽不算顶级门阀,但也算得上世家子弟。
他深谙为官之道,那就是“上不惹、下不压、中不理”,万事讲究一个“稳”字。杨相国那边递来的条子,让他“照章办事”,稍稍拖延一下顾天师的行程,他自然心领神会。
既不得罪权倾朝野的杨相,又不会真的把一位“护国天尊”往死里得罪,不过是拖延几日,给个下马威,这种分寸,他拿捏得极好。
然而,当一名衙役连滚带爬地冲进后堂,将城门口发生的一切,以及顾天师那句“陛下的旨意,也是天意”的原话,上气不接下气地汇报完毕后,崔源手中那盏名贵的白瓷茶杯,“啪”的一声,摔得粉碎。
“你说什么?!”他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
“全……全城的百姓都去……去跪迎天师了!”衙役吓得语无伦次,
“天师的将令,指名道姓,要……要刺史大人您,半个时辰内,彻查驿站!”
崔源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反复回荡着几个词:百姓跪迎、延误军机、天意。
他想不通,顾长生是如何在抵达城下的一瞬间,就精准地锁定了驿站的问题?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眼通”?
不,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崔源毕竟是官场老手,惊骇只是一瞬,求生的本能立刻占据了上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