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这部分补充后,林砚没有停歇,紧接着又开始分析这些犯规对比赛走势的影响。他打开了比赛的实时数据统计图表,将每次犯规前后的比分变化、球队进攻效率、球员投篮命中率等数据一一提取出来,制作成对比表格。从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次恶意犯规后,球队的进攻效率下降了 15%,苏野的投篮命中率也从之前的 60% 降到了 45%;第二次犯规后,球队的快攻次数明显减少,球员的传球失误率有所上升。林砚用这些直观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不公平判罚可能带来的后果 —— 不仅会影响球员的心态和发挥,还会打乱球队的战术节奏,甚至改变整场比赛的走向。在分析过程中,他还特意写下了自己的见解:“恶意犯规未受严惩,容易让对方球队产生侥幸心理,后续可能会出现更多针对核心球员的违规动作,对球员的人身安全也存在潜在威胁。”
最后,林砚开始思考并提出应对方案。他知道,仅仅指出问题是不够的,必须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帮助球队应对赛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先是从与裁判沟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 “赛前提交重点关注判罚点清单”“比赛中指定专人负责与裁判沟通” 等建议,详细说明了清单应包含的内容 —— 对方球队以往的恶意犯规案例、核心球员易受侵犯的进攻环节等,以及沟通时应注意的态度和方式,既要坚定地维护球队权益,又要避免与裁判发生冲突。接着,他又从战术调整方面入手,考虑到如果苏野遭遇不公平判罚,可能会产生情绪波动,他建议教练提前制定备用战术,比如在苏野被重点 “照顾” 时,安排其他球员分担进攻压力,调整进攻路线,减少苏野的持球次数,避免其陷入对方的犯规陷阱。
在撰写应对方案时,林砚的手指敲击键盘的速度放慢了些,眉头微微蹙起,显然是在认真思考每一个细节。他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一口,温热的咖啡滑过喉咙,让他的思路更加清晰。有时,他还会在笔记本上随手画下战术示意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球员的跑位和传球路线,然后再将这些想法整理成文字,写入报告中。每一条建议,他都反复斟酌,确保其可行性和实用性,避免提出空洞无用的方案。
窗外的夜色依旧浓重,像一块被墨汁浸透的绒布,将天空压得低低的,连远处偶尔掠过的飞鸟都成了模糊的黑影。路灯的光芒依旧温暖,暖黄色的光晕在夜色中晕开,透过工作室的百叶窗,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影,随着夜风轻轻晃动,像是在无声地陪伴着熬夜工作的林砚。工作室里的键盘声也依旧在持续,“嗒嗒、嗒嗒” 的声响清脆而有节奏,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成了唯一的主旋律,每一次敲击都像是林砚在为守护公平而努力的脚步声。
林砚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屏幕,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赛场上的每一个瞬间。他的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眉头微微蹙起,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偶尔会因为思考而轻轻咬着下唇。此刻的他,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这份分析报告,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 桌上咖啡的热气渐渐消散,杯壁上的水珠早已干涸,只剩下一圈淡淡的水痕;旁边堆着的比赛录像带,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却再也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他的全部心思,都沉浸在屏幕上那一行行数据、一段段文字里。
他知道,这份报告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努力。从收集对方球队最近五场比赛的所有数据,到反复观看比赛录像标记关键瞬间,再到整理裁判的判罚倾向,每一个环节他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天,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作室里,饿了就吃几口外卖,困了就靠咖啡提神,只为能尽快完成这份报告。更重要的是,这份报告还承载着他对队友的守护和对公平竞赛的追求。苏野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球队的核心,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苏野在赛场上遭遇不公平的对待,不能让苏野的努力和汗水因为恶意犯规和不当判罚而付诸东流。只要能通过这份报告,让教练和管理层重视这些问题,为苏野在赛场上争取到公平的环境,让苏野能在赛场上毫无顾虑地发挥自己的实力,那么所有的熬夜和辛苦,对他来说都是值得的,哪怕第二天会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哪怕身体会感到疲惫不堪。
每敲完一段文字,林砚都会停下来,身体微微后靠在办公椅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闭上眼睛深呼吸片刻,让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随后,他又立刻坐直身体,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开始反复阅读刚刚敲写的内容。他的手指会在屏幕上逐字滑动,遇到觉得不妥的用词,就立刻停下来修改 —— 把 “可能” 换成 “大概率”,让表述更精准;把 “影响比赛” 细化为 “打乱球队进攻节奏,降低核心球员进攻效率”,让结论更具说服力。他会反复调整句子的语序,确保逻辑清晰,让阅读报告的人能一目了然地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有时,他还会轻声念出文字内容,通过听觉来判断语句是否通顺,是否存在歧义,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他都格外较真,一定要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肯罢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赔率之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赔率之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