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雨,带着山巅的寒气,顺着藏经阁的窗缝往里钻。秦枫裹紧了身上的僧袍,指尖在泛黄的经卷上轻轻滑动,目光却时不时瞟向墙角那尊半旧的铜佛。
三日前,他和苏晴在观音殿壁画后找到那卷《大日经》残卷,上面用朱砂写的“藏经阁·不动尊”五个字,像块石头压在两人心头。守阁老僧说什么也不让他们靠近顶层的“秘藏区”,只说“非有缘人不得入内,入者必有血光”。
“师父说的‘不动尊’,会不会就是这尊铜佛?”苏晴压低声音,指着墙角那尊高约三尺的不动明王像。佛像通体黝黑,明王怒目圆睁,右手持剑,左手结印,衣纹褶皱里积着厚厚的灰尘,看着至少有几十年没动过了。
秦枫没说话,左眼悄悄泛起温热。天眼开启的瞬间,铜佛表面的黑锈像被潮水冲开,露出底下暗红的铜胎。最让他心惊的是,佛像腹腔的位置,在天眼视野里呈现出一片不规则的阴影——是空的。
“里面有东西。”秦枫的声音有些发紧,“而且不止一件。”
苏晴眼睛一亮,刚要伸手去搬,却被秦枫拉住:“别碰。你看佛像底座的莲台,边缘有三个凹槽,像是机关锁。”
两人凑近细看,果然在莲台侧面发现三个指甲盖大小的凹槽,槽里刻着细微的梵文。苏晴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这是……‘唵、阿、吽’?佛教的三字根本咒。”
“应该是对应机关的密码。”秦枫绕到佛像背后,发现脖颈处有个可转动的圆盘,盘上刻着十二地支,“看来得先转对地支,再按顺序按下凹槽里的梵文。”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脚步声,伴随着守阁老僧的咳嗽声。两人连忙缩回手,装作专心看经卷的样子。老僧提着一盏油灯走上楼,昏黄的光线下,他的脸一半隐在阴影里。
“两位施主还没找到想看的经卷?”老僧的声音透着疲惫,目光却在那尊铜佛上停留了片刻。
“老法师,我们在找《大日经》的全本。”苏晴笑着打掩护,“听说藏经阁藏有唐代抄本?”
老僧摇摇头:“早就遗失了。民国时兵荒马乱,不少珍贵经卷都被抢走了……”他叹了口气,转身往楼梯口走,“天快黑了,山路不好走,施主们早些下山吧。”
脚步声渐渐远去,秦枫和苏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惕。这老僧看似普通,却总在他们靠近铜佛时出现,未免太巧合了。
“他肯定知道什么。”苏晴压低声音,“刚才他看铜佛的眼神,像是在提防我们。”
秦枫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到铜佛底座:“不管他,先打开机关再说。地支对应的应该是时间,佛教密宗常以‘子时’为始,会不会和不动明王的诞辰有关?”
他试着转动脖颈处的圆盘,将“子”字对准佛像眉心的红点。只听“咔哒”一声轻响,莲台侧面的一个凹槽突然弹起半寸,露出里面的按钮。
“成了!”苏晴兴奋地按了一下刻着“唵”字的凹槽。
铜佛内部传来一阵细微的齿轮转动声,紧接着,腹腔位置的阴影在天眼视野里动了动,像是有东西在里面晃动。
“还差两个。”秦枫继续转动圆盘,这次对准了“卯时”。第二个凹槽弹起时,他注意到圆盘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三时三咒,方见真如”。
“三时……难道是三个特定的时辰?”苏晴突然想起什么,“不动明王的修持时间是辰时、午时、戌时!”
秦枫立刻将圆盘转到“辰”字,按下刻着“阿”字的凹槽。齿轮声再次响起,这次更清晰,仿佛就在耳边。当他转到“午”时,按下最后一个“吽”字凹槽时,铜佛的胸腔突然“咔嚓”一声裂开一道缝,露出里面的暗格。
暗格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放着三样东西:一卷用牛皮纸裹着的长物,一个巴掌大的鎏金盒子,还有一本线装的蓝布册子。
秦枫先拿起那本册子,封面上写着《守藏笔记》,翻开第一页,落款竟是“民国二十六年,五台山慧能”。
“是以前的守阁僧人写的!”苏晴凑过来看,“里面记着秘藏的来历!”
笔记里的字迹潦草,却透着紧迫。原来五台山藏经阁的铜佛暗格,藏着佛教秘藏“七佛舍利”的其中一枚,还有开启下一处秘藏的钥匙。而所谓的“守藏人”,正是历代守护舍利的僧人,老法师很可能就是现任守藏人。
“民国二十七年,日本人来抢经卷,我将舍利藏入不动尊像,又将钥匙分作两份……”秦枫念到这里,突然停住了。笔记里画着一幅简易的地图,标注着“舍利在佛心,钥匙一在塔,一在泉”。
“塔?难道是大白塔?”苏晴指着窗外不远处那座高耸的白塔,“泉的话,五台山最有名的是般若泉!”
秦枫拿起那个鎏金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半片月牙形的玉佩,玉质温润,上面刻着半个莲花纹。“这应该就是其中一半钥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眼鉴宝:佛缘秘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眼鉴宝:佛缘秘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