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洛云曦、卡诺、星澜,三个人如同三座雕像,一动不动地围在巨大的能量光幕前,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缓了。
光幕之上,正实时呈现着“源能显微镜”所捕捉到的、来自物质最深处的景象。那是一块星银样本的内部,在被放大到极致后,原本致密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由无数光点链接而成的网络状形态——这便是归墟理论中的“源能传导矩阵”。
“开始吧。”洛云曦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紧张。
卡诺点了点头,粗壮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稳稳地输入了一连串指令。
实验,正式开始。
与之前那次旨在证明“熵增”存在的实验一样,一道经过精确调频的、强度并不算高的能量脉冲,开始周期性地冲击着那块星银样本。
而在光幕上,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微观世界里上演。
每一次能量脉冲扫过,那片璀璨的“源能传导矩阵”都会随之泛起一阵涟漪。起初,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矩阵在冲击过后很快就能恢复平稳。
但随着冲击次数的累积——一百次,一千次,五千次……
变化,发生了。
“看那里!”星澜那清冷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急促,她伸出纤细的手指,指向了光幕的左上角。
只见在矩阵网络的一个节点上,随着又一次能量脉冲的扫过,一道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裂痕”出现了。那里的光点,比周围暗淡了万分之一,链接也出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扭曲。
这个变化是如此的微小,在以往,它会彻底淹没在宏观检测的巨大数据流中,根本无法被发现。
但此刻,在这双全新的“眼睛”之下,它却显得如此的清晰,如此的触目惊心。
“幽灵……是那个幽灵……”卡诺的嘴唇在微微颤抖,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迸发出混杂着震惊、狂喜与一丝恐惧的复杂光芒。
无数年来,归墟的铸材师们都知道,在长期使用的合金内部,潜藏着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幽灵”。它会慢慢地、不可逆地吞噬掉材料的性能,却从不留下任何踪迹。
而今天,这个困扰了他们数个时代的幽灵,终于第一次,被人类(以及归墟人)的眼睛,清晰地捕捉到了。
随着能量冲击的继续,越来越多细微的“裂痕”开始在矩阵的各个脆弱节点上出现。它们如同蛛网般蔓延,虽然缓慢,却坚定不移。每一次冲击,都会让这张“网”变得更大、更密。
最终,当冲击次数达到一万次时,整个源能传导矩阵已经变得千疮百孔。虽然从宏观上看,这块星银的外表依旧光亮如新,但它的“灵魂”,已经衰老、破碎。
实验结束了。
实验室里依旧是一片死寂。
卡诺呆呆地看着光幕上那片“破碎的星空”,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穷尽半生想要寻找的答案,就在眼前。
星澜则陷入了另一种层面的震撼。她那双银灰色的瞳孔中,倒映着那些丑陋的“裂痕”,眉头紧锁。在她这位“光之信徒”看来,这些裂痕不仅是材料的缺陷,更是对能量传递“纯净之美”的一种亵渎。她第一次直观地理解了,为何洛云曦和卡诺会对这些“粗鄙”的物质如此执着。因为正是这些物质的“不完美”,才导致了能量的“不完美”。
“我明白了……”良久,星澜轻声喃喃自语,“任何形式的能量传递,只要存在‘介质’,就必然存在损耗。这种损耗,不仅仅是能量本身的衰减,还包括了能量对介质的反向‘磨损’……这是一种相互的、不可避免的‘伤害’。”
她第一次,从自己的理论高度,与卡诺的实践经验,达成了真正的共识。
而洛云曦,则在两人陷入沉思之时,迅速地将所有的观测数据和影像记录、整理、归档。
她的眼中,闪烁着比两人更加深邃的光芒。
因为她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材料学难题的答案。她看到的,是撬动整个归墟文明世界观的一根杠杆。
……
半日后,王座大厅。
海皇沧涯的面前,悬浮着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正是由洛云曦亲手撰写,并由卡诺和星澜共同署名提交的。
报告的内容并不复杂,它只是客观地呈现了刚才那场实验的全过程,并附上了那段足以颠覆归墟材料学界的微观影像。
但报告的最后,洛云曦用极其冷静和客观的笔触,写下了她的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材料疲劳’现象是归墟现有合金材料普遍存在的固有缺陷。该缺陷源于设计理念的底层缺失,即在材料的研发过程中,过度追求其抵抗单次强冲击的‘强度’,而完全忽略了其抵抗周期性冲击的‘韧性’。”
“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当前归墟文明所面临的‘源能枯竭’危机,其核心矛盾或许并不仅仅在于‘源能之井’的产量下降(开源问题),更在于我们从能源的采集、传输、存储到最终使用的整个能源系统中,存在着因‘材料疲劳’而导致的、远超理论估算的巨大能量损耗(节流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凤临异世:绝色特工复仇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凤临异世:绝色特工复仇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