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堂舆论几乎要一边倒向太子之时,一个沉稳如山岳的声音响起了。
“陛下,殿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忠勇奋发,锐意进取,实乃国家之福。然,远征欧罗巴之议,气魄恢宏,却……恐非当下万全之策,亦非帝国利益最大化之选。”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陆仁。
他缓步出列,步伐沉稳,面色平静无波,先是对御座和太子恭敬行礼,随后坦然迎向那些或疑惑、或不满、或期待的目光。
“陆师傅!”朱厚照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解与急切,“莫非你认为,对这些西夷的挑衅和模仿,我大明就当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由其坐大,威胁我海疆,觊觎我技术吗?”
“殿下息怒。”陆仁微微躬身,态度依旧恭敬,语气却不容置疑,“西夷之威胁,林侍郎已陈述得淋漓尽致,臣与殿下同感震撼,亦深知其害。正因其害巨大,威胁深远,我方更不能因一时之怒,行战略之险,堕入彼辈或许期盼之局面。”
他转向朱厚照,目光恳切而坦诚,开始条分缕析:“殿下,远征欧罗巴,非比扫荡漠北,亦非跨洋至东洲。其路途之遥远,何止数万里?其间茫茫大洋,风暴无常,纵是蒸汽铁舰,亦难保万全。更关键者,在于后勤。数万大军,数百舰船,所需粮秣、弹药、淡水、医药,如何保障?航线漫长,沿途无我可靠之基地支援,若补给被断,或遇持续恶劣海况,则大军危如累卵,恐有……前朝蒙元跨海征倭之覆辙!此乃风险一,天时与后勤之困,实乃跨洲远征之首难。”
接着,他移步至殿侧那幅巨大的《大明寰宇全图》之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区域:“其二,敌情与地利之弊,不可不察。欧罗巴非南洋土邦,其国林立,城郭坚固,民众亦非全然愚昧。我军劳师远征,人地两生,水土不服,疫病易生。敌军则以逸待劳,熟悉本土每一处港湾暗礁,可依托岸防工事,层层阻击。更关键在于——”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由东向西,缓缓划过,语气愈发沉重:“陛下,殿下,请看。我大明如今疆域之广,亘古未有。西域初定,百废待兴,部落人心未附,全赖王阳明王公威望与数万精锐坐镇弹压;美洲东洲行都司,马武将军虽拓土万里,然西葡殖民者根基犹在,蠢蠢欲动,亟需强大舰队与陆师维持秩序,清剿残敌;西南滇黔之地,土司时有反复,需边军震慑;乃至新附之漠北草原,虽巴尔斯博罗特巡抚竭力安抚,亦需驻军维系稳定,防止死灰复燃。”
他的手指最终沉重地落在代表大明本土的位置,声音清晰无比:“帝国兵力虽雄冠寰宇,然分摊于如此广袤之新拓疆土,实则处处捉襟见肘,已是极限!若再强行抽调海军主力、数万百战精兵,远赴数万里外,进行一场规模空前、胜负难料、且必然耗时持久之大决战……臣恐,后方空虚,四处烽烟!西域或有失,美洲或被侵,西南或生乱!届时,东西难以兼顾,首尾不能相顾,帝国基石动摇,纵使在欧洲取得一时之胜,亦恐得不偿失,乃至动摇国本!此绝非危言耸听!”
陆仁这番基于现实疆域管理和兵力分布的分析,如同最冷静的冰水,兜头浇在了那些被热血冲昏头脑的官员身上。
他们看着地图上那标示着大明龙旗的、前所未有的庞大疆域,再细细思量各处所需的镇守力量,不禁冷汗涔涔,方才的主战热情迅速冷却,代之以深深的忧虑。
确实,帝国的扩张太快,消化和稳固的需求,远比继续扩张更为迫切和现实。
“那依陆卿之见,”弘治帝终于开口,声音平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蕴含着决定帝国方向的巨大力量,“难道我大明就只能被动防守,坐视欧罗巴联盟稳固,技术追近吗?这威胁,又当如何化解?”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直接将决策的压力和期待导向了陆仁。
陆仁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决定帝国未来数十年命运走向的时刻。
他再次面向地图,朗声道:“陛下,臣非主张怯战防守,而是主张以更高明、更稳健、更符合帝国长远利益之策,行釜底抽薪、以逸待劳之事。臣将其概括为——‘深蓝锁链,经济绞杀,技术代差,外交斡旋’十六字方略!”
“其一,深蓝锁链,固我藩篱。暂弃短期内劳师远征欧洲本土之构想,此非不为,实乃时机未至。当将未来三年至五年之国家重心与海军主要力量,全力投注于构建一条环绕帝国核心利益区的‘深蓝锁链’!此链,北起日本海,南贯南洋,西出马六甲海峡,横跨印度洋,直至扼守非洲好望角!于此链之关键节点——如新加坡、锡兰、果阿(伺机夺取)、乃至好望角,建立大型、坚固、能屯驻主力舰队之后勤基地与要塞!派驻精锐海军,常态化巡航。将此广袤海域,彻底变为我大明之内湖与安全屏障!任何欧洲商船、战舰,未经我朝许可,不得东来!此乃战略层级之主动封锁,将威胁隔绝于国门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