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陆案首,你这纸……”赵德柱凑过来,捏起一张,啧啧有声,“这玩意儿,擦……呃,写字都嫌拉笔吧?你这案首就是用这个练出来的?佩服!真佩服!”他一脸的夸张表情。
徐文谦也微微皱眉:“陆兄,课业繁重,此等纸张恐不堪用。城内‘翰墨轩’有上好的竹纸,虽贵些,但……”
陆仁苦笑:“徐兄所言极是。只是……”他话没说完,但窘迫之意不言而喻。赵德柱大大咧咧地拍胸脯:“嗨!不就是纸吗!小爷我……”他话到一半,看到陆仁平静中带着坚持的眼神,又咽了回去,讪讪道:“行吧行吧,案首有案首的脾气,不用拉倒。”
就在这略显尴尬又有点搞笑的气氛中,陆仁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赵德柱刚才随手丢在床边、用来包零嘴(几块芝麻糖)的一小块泛黄的……粗棉布?那布边缘磨损,还有几个小破洞。
电光石火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陆仁的脑海!
纸!原料!破布!
工科教授的记忆库瞬间被激活!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核心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其中,破布(尤其是棉麻织物)是制造书写用纸的上佳原料! 其纤维长,韧性好,易于打浆成纸!
陈留县地处中原,虽不盛产竹子(竹纸原料),但人口稠密,破布旧衣……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垃圾(资源)啊!成本近乎为零!而纸张的需求……看看这里这些同窗,看看外面那些抄书、写信、印书的需求……市场巨大!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代虽然有造纸术,但技术相对原始,效率低,成本高(尤其好纸),导致纸张价格昂贵,成为寒门学子的一大负担!如果他能用极低的成本,利用废弃破布,造出质量尚可、价格低廉的纸……
巨大的商机如同洪流冲击着陆仁的心神!他甚至能听到金币叮当作响的声音!
“陆兄?陆兄?”徐文谦见陆仁盯着赵德柱那块包糖的破布,眼神发直,表情古怪(那是狂喜与思索交织的扭曲),不由得唤了两声。
“啊?哦!”陆仁猛地回神,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指着那块破布,用一种尽量平静但带着“求知欲”的语气问:“赵兄,这块破布……还要吗?”
赵德柱一愣,看看自己手里捏着的、沾了点糖屑的破布,又看看陆仁那“真挚”的眼神,一脸茫然:“啊?这破玩意儿?你要它干嘛?擦桌子都嫌脏啊!”他随手就丢了过去,“拿去拿去!别说一块,我家库房里堆的旧衣裳破布头,你要多少有多少!我娘正愁没地儿扔呢!”
“多谢赵兄!”陆仁如获至宝,小心地接过那块油腻腻、带着甜味的破布,仿佛捧着稀世珍宝。这举动让赵德柱和徐文谦看得目瞪口呆,连角落里那个一直沉默看书的少年都忍不住抬头,投来诧异的一瞥。
陆仁可顾不上他们的目光了。他小心翼翼地将破布摊开在床铺一角,仔细观察着纤维纹理,脑中飞速构建着改良版的土法造纸流程:
原料收集: 破布(棉麻为主)、旧渔网(麻)、甚至稻草树皮(增加产量,但影响质量)。赵德柱家就是现成的大户!甚至可以发动村里小孩、县里贫民捡拾,按斤收购,成本极低!
分拣清洗: 去掉纽扣等杂物,反复捶打清洗,去除污垢油脂(这步是关键,否则纸会发黄发脆有异味)。
沤麻/蒸煮: 传统用草木灰水沤泡,时间长,效率低。陆仁想到可以用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发热,碱性更强,能更快软化分解纤维中的胶质!但比例和温度控制要小心,否则纤维会烂掉。这需要实验!
打浆: 将软化后的纤维放入石臼或水碓中反复捶打,直至成为纸浆。人力效率低?或许可以改良水碓结构或者……用牲口?先解决有无问题。
抄纸: 用细密的竹帘从纸浆池中抄起一层均匀的纤维。这需要熟练工,张氏手巧,可以培养!
压榨干燥: 叠放湿纸,重物压榨脱水,然后晾晒或烘干。
核心优势:原料近乎免费! 工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改良(尤其是用生石灰加速沤煮),成本远低于传统麻纸或竹纸!目标定位:中低端市场,供应学子抄书、店铺记账、民间文书等大量需求!薄利多销,快速回笼资金!
想到兴奋处,陆仁忍不住嘿嘿笑出声来。这笑声在安静的号舍里显得格外突兀。
赵德柱捅了捅徐文谦,压低声音:“完了完了,徐木头,你看陆案首是不是考案首把脑子考坏了?对着一块破抹布傻笑?”
徐文谦也一脸担忧:“陆兄?你……没事吧?”
陆仁这才惊觉失态,赶紧收敛笑容,但眼中的光芒却藏不住。他晃了晃手中的破布,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神秘口吻道:“赵兄,徐兄,还有那位……呃,兄台,”他看向角落的沉默少年,“你们信不信,就这块破布,加上点别的‘破烂’,我能让它……身价百倍?变成读书人离不开的好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