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潮热与缠绵,如同一个短暂而绚烂的梦,随着飞机的起飞被留在了那片郁郁葱葱的土地上。回归熟悉的城市,空气里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爽清冽的气息,竟让人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榴火”咖啡馆依旧温暖如春,植物们在石琉离开期间被兼职店员照料得很好,甚至有几株还抽出了新芽,仿佛在欢迎主人的归来。公寓里也一切如旧,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熟悉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安心的、属于“家”的味道。
然而,有些东西,终究是不同了。
石琉和蓝浔之间,多了一种经历过亲密无间后特有的熟稔与自然。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指尖不经意的触碰,甚至只是并肩坐在沙发上时的沉默,都浸润着一种无需言说的亲密感。南国夜晚的温泉、交织的呼吸与体温,像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将他们灵魂中最后一点疏离也融化殆尽。
这种变化,也清晰地反映在了他们的共同创作上。
带回来的数本写生簿和大量的照片、素材,为绘本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广度。蓝浔的画笔下,不再仅仅有“榴火”室内那些被精心呵护的绿植,更增添了南方雨林中狂野不羁的巨大叶片、形态奇特的附生兰花、以及阳光下闪烁着金光的、奔流不息的溪涧。他的线条变得更加大胆,用色也愈发丰富,仿佛将南国的阳光和生命力也一并带回了画中。
而石琉的文字,也随之变得更加厚重与深情。他不仅记录植物的形态与习性,更开始尝试描绘它们所处的环境,描绘那片土地的气息、温度与声音,描绘他与蓝浔在考察过程中的点滴——迷路时的相互扶持,发现稀有植物时的共同惊喜,暴雨中共享一片芭蕉叶的狼狈与温暖,以及……那些静谧夜晚里,无声胜有声的陪伴。
他开始更深入地挖掘“共生”的含义,不仅是植物之间的,也是他们两人之间的。
“你看这里,”石琉指着电脑屏幕上刚写好的一段文字,对正在给线稿上色的蓝浔说,“我写了我们在榕树下看到的气生根和附生蕨,它们看起来彼此独立,实际上共享着水分和养分,是一种沉默的联盟。就像……嗯,就像我们。”
蓝浔停下笔,侧头看向屏幕。暖黄的台灯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和细软的发丝。他细细读着那段文字,紫绀色的眼眸中流转着柔和的光。
“嗯。”他轻轻应了一声,唇角微微上扬,“比之前的比喻好。”
石琉立刻像只被顺了毛的大型犬,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那是!我可是有生活体验的!”
他又凑近了些,几乎将下巴搁在蓝浔的肩窝,指着画板上那幅即将完成的、描绘温泉池畔月光与竹影的画稿,压低声音,带着点坏笑:“那这幅呢?生活体验更深刻,准备配什么文字?”
温热的气息喷在耳畔,带着石琉特有的、阳光与石榴的暖香。蓝浔的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他用手肘轻轻往后顶了一下,试图将这颗过于靠近的、毛茸茸的红发脑袋推开,语气却没什么威慑力:“……别闹。这幅……不放进绘本。”
“为什么?”石琉故作委屈,“画得这么好!意境多美啊!这可是我们爱情的见证!”
蓝浔抿了抿唇,脸上热度更甚,干脆放下画笔,转过身,正视着石琉那双充满戏谑和爱意的眼睛,认真地说:“这是……私藏。”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像羽毛轻轻搔过石琉的心尖,带来一阵酥麻的悸动。他脸上的玩笑神色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带着占有欲的温柔。他伸出手,轻轻握住蓝浔微凉的手指,低声笑道:“好,听你的。私藏。只给我一个人看。”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甜蜜而亲昵的暖流。
创作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会因为一个细节的描绘方式,或者一段文字的表达语气,产生小小的分歧。石琉倾向于更直白热烈的表达,而蓝浔则偏爱更含蓄内敛的意境。
“这里用‘怦然心动’会不会太直白了?”蓝浔指着一段描述初见时的文字。
“可我当时就是怦然心动啊!”石琉理直气壮,“看到你的第一眼,我的心就跟装了马达似的!”
“……那也不能每页都装马达。”蓝浔无奈。
争论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往往以石琉的“歪理”或者耍赖,以及蓝浔看似无奈实则纵容的妥协告终。这些小小的摩擦,非但没有造成隔阂,反而像研磨颜料的过程,让最终呈现的色彩更加融合、饱满。
随着绘本内容的不断充实,另一个现实问题也浮出水面——出版。
石琉原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这本凝结了他们心血的书记录下来,印刷几本,作为他们爱情的纪念。但蓝浔的编辑在看过部分初稿后,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这不仅仅是私人纪念品,”视频通话里,编辑推了推眼镜,语气专业而肯定,“蓝浔的画功自不必说,石先生的文字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将植物知识、咖啡馆文化和个人情感故事如此巧妙地融合,非常有市场潜力。我认为,完全可以考虑正式出版,面向更广的读者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恋爱剧本请签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恋爱剧本请签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