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透过薄纱窗帘,温柔地洒在沈屹的脸上。他缓缓醒来,第一个感觉是枕边人平稳的呼吸拂过他的颈侧,第二个感觉是左耳那种令人不适的寂静。
三个月了。手术后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但他仍然不习惯这种半沉默的状态。
小心翼翼地挪开白夜搭在他腰间的手臂,沈屹坐起身来。动作很轻,但白夜还是立刻醒了——自从他出院后,白夜的睡眠就变得异常警觉,仿佛潜意识里还在担心他会突然消失。
“早上好,”白夜的声音带着睡意,手臂重新环住沈屹的腰,将他拉回床上,“还早,再躺一会儿。”
沈屹顺从地靠回他怀中,感受着那份熟悉的温暖。“今天要去医院复查,”他轻声提醒,“然后去公司,新产品临床试验的数据今天出来。”
白夜的下巴在他头顶轻轻摩擦:“我知道。但我预订了八点的号,我们可以多躺半小时。”
这种细心的安排让沈屹心中一暖。白夜学会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爱他——不再是那种令人窒息的掌控,而是体贴入微的关照。
半小时后,两人起床准备。沈屹站在洗手台前刷牙,白夜自然地站在他左侧——这是他们养成的习惯,为了让沈屹能用右耳听清他的话。
“李主任说今天的复查主要是评估平衡功能恢复情况,”白夜一边剃须一边说,“如果一切顺利,你应该可以开始恢复驾驶了。”
沈屹从镜子里看着他:“你好像比我还期待这个。”
“当然,”白夜擦掉脸上的剃须膏,“这样我就不用每次都找借口接送你了。”但他的眼神透露了真实想法——他希望沈屹能重获尽可能多的独立性,尽管这意味着他无法时时刻刻守护在侧。
复查结果令人满意。李振华主任对沈屹的恢复进度表示赞赏。
“平衡功能恢复百分之九十以上,面神经功能完好,伤口愈合良好,”李主任记录着检查结果,“考虑到手术的复杂性,这个恢复速度是相当理想的。”
“听力呢?”沈屹平静地问,尽管知道答案。
李主任放下笔,目光坦诚:“没有变化,沈医生。左耳听力丧失是永久性的。但我建议你可以考虑助听器,虽然对神经性耳聋效果有限,但或许能提供一些环境声音感知。”
离开诊室时,白夜紧紧握着沈屹的手。“我们可以去最好的听力中心咨询,”他说,“瑞士有一家...”
“不用了,”沈屹打断他,语气平静,“我已经适应了。单耳听力对生活影响不大,只是需要调整一些习惯。”
白夜注视着他,眼中满是心疼与敬佩。沈屹总是这样,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然后专注于如何与之共存。
到达公司时,研发团队已经聚集在会议室里。看到沈屹,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欢迎——这是他术后第一次亲自参加产品会议。
“欢迎回来,沈总。”研发副总张明宇笑着递上一份报告,“第二代导丝系统的临床试验初步数据非常好。”
沈屹在会议桌主位坐下,白夜则选择了一个靠墙的位置,安静地观察。这是他们的默契——在公司,沈屹是首席医疗官,是技术决策者;白夜是CEO,负责商业运营,但在技术会议上,他尊重沈屹的专业权威。
“数据显示,”沈屹翻看报告,声音清晰平稳,“与第一代产品相比,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8%,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7%。这个结果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
会议室里响起兴奋的低语。这个数据意味着他们的产品不仅具有商业价值,更有着显着的临床意义。
“不过,”沈屹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我在术后恢复期间发现了一个问题。”
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专注地听着。
“单侧听力丧失后,我对于空间方位的感知产生了变化,”沈屹继续说,“这让我思考——我们的产品在设计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医生可能存在的各种生理条件差异?”
他打开投影,展示了几张设计图:“比如,如果主刀医生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或视力障碍,我们的器械是否依然易于操作?如果医生因为年龄或其它原因导致手部细微颤抖,导丝系统的稳定性是否足够?”
会议室陷入沉思。这是一个他们从未考虑过的角度。
“医学应该具有包容性,”沈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不仅是对患者,也是对医务工作者。我建议成立一个特别小组,研究如何让我们的产品适应更广泛的使用者。”
提议得到了全员支持。会议结束后,几位年轻工程师围着沈屹,兴奋地讨论着可能的改进方案。白夜远远看着,心中充满骄傲。沈屹没有让自身的缺陷阻碍前进,反而将它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中午,四人相约在公司附近的餐厅用餐——沈屹和白夜,以及林晓阳和陈墨。
“所以你真的在考虑重返手术台?”林晓阳睁大眼睛问沈屹,手中的叉子悬在半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恋爱剧本请签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恋爱剧本请签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