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蒋昕昕不敢怠慢。
她立刻叫来了教务处主任陈雪梅。
陈雪梅是个严谨的中年女性,她拿着一份材料,汇报道。
“高院长,今年的毕业论文整体质量比往年有提升。”
“尤其是林恒的论文,被评为本届最优秀毕业论文。”
“又是他?”高良宝眉毛一挑,伸手道,“把他的论文拿来我看看。”
陈雪梅很快将一份打印好的论文递了过去。
论文的题目很醒目:《华夏海军的进步史》。
高良宝的表情严肃起来,看得极其认真。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许久,他才抬起头,看向蒋昕昕和陈雪梅。
“论点很大胆,也很有新意。”
高良宝的评价很中肯,但随即又指出了问题。
“但是,论据不够充分,很多地方只是提出了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的展开和论证。”
陈雪梅解释道。
“毕竟是学生,一些数据和内部资料他们接触不到,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难得了。”
“嗯。”高良宝点点头,眼神里却透出一股期待。
“纸上谈兵终究浅。我倒很想听听,明天答辩的时候,他本人要怎么把这个‘新意’,给我阐述得更透彻。”
第二天,毕业论文答辩日。
天刚蒙蒙亮,宿舍里的气氛就透着一股子紧绷。
于东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自己雪白军装的领子。
嘴里念念有词,就差把论文全文背下来了。
“老林,你说……他们会不会请院外专家来啊?”
“就那种专门喜欢出怪题、把人问到死胡同里的那种?”
于东一脸的生无可恋,回头看着气定神闲的林恒。
林恒正在慢条斯理地扣着袖扣,闻言瞥了他一眼。
“你怕什么?”
“论文是你自己写的,数据是你自己查的,还能把你问倒了?”
“再说了,这就是个流程,走完大家就解放了,谁会闲着没事为难你。”
话是这么说,可于东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不光是他,徐汇和常辉也差不多,俩人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得像是要去上战场。
整个宿舍,只有林恒一个人,淡定得不正常。
四人穿戴整齐,一身笔挺的白色海军军官常服。
肩章在灯光下闪着光,衬得每个人都英武不凡。
他们踩着点,走进了进行答辩的大礼堂。
礼堂门口贴着答辩顺序表。
于东伸头一看,脸瞬间垮了。
“我……我靠!我第一个?”他绝望地哀嚎。
“这不拿我当小白鼠做实验嘛!”
徐汇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早死早超生。”
常辉补刀。
“放心,我们会给你烧纸的。”
“滚蛋!”
答辩正式开始。
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评委席上,舰院院长高良宝、教务处主任陈雪梅等一众学院领导赫然在列。
气氛庄重又肃穆。
按照流程,学生需要先上台,将打印好的几份纸质论文分发给评委席的老师。
然后,用十分钟时间,对自己的论文核心观点进行阐述。
最后,是评委提问环节。
整个过程,基本就是走个过场。
老师们象征性地翻翻论文,问两个不痛不痒的问题,只要学生别错得太离谱,基本都能过。
“第一个,于东。”
于东深吸一口气,同手同脚地走上了台。
他紧张得声音都有点抖,但好在准备充分。
论文内容滚瓜烂熟,阐述过程虽然磕磕巴巴,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评委席上,一个老师推了推眼镜,随便问了个关于数据来源的问题。
于东对答如流。
“嗯,可以了,下去吧。”
打分很快出来,良好。
于东长出一口气,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接下来是徐汇和常辉。
他俩心理素质比于东好得多,表现得游刃有余。
回答问题也滴水不漏,顺利通过。
高良宝院长坐在最中间,神色淡然。
他听了几个学生的答辩,内容都中规中矩。
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找不到什么大错。
都是些合格的答卷。
但他今天来,不是为了看这些“合格”的。
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台下学员的名单,最后总会停在“林恒”那个名字上。
他想看看,那个能写出《华夏海军的进步史》的年轻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下一个,林恒。”
随着陈雪梅的声音,全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
林恒站起身,从容地走上台。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和前面的人一样,先递交纸质论文。
但他没有。
他径直走到了讲台的多媒体设备前,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U盘,插进了接口。
这个举动,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
评委席上的老师们面面相觑。
“他要用PPT?”
“今天答辩的,他是第一个用多媒体的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退役后,我成了海军总教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退役后,我成了海军总教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