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和尚们散了,来了不少街坊、伙计、主管,还有乔大户、吴大舅、吴二舅、沈姨父,连应伯爵、谢希大、常峙节也来了,一共二十多个人。叫了一伙偶戏班子,在大卷棚里摆了酒席伴宿,演的是《孙荣、孙华杀狗劝夫》。女眷们都在灵旁的厅里,围着帏屏、放下帘子,摆上桌子朝外看。李铭、吴惠在这儿伺候,晚上也没回家。没多久,人都到齐了,祭完之后,卷棚里点上蜡烛,大家入席坐下,鼓乐一响,戏就开演了,一直演到三更天才结束。
这时候,陈敬济和潘金莲的好戏开场了。自从西门庆死了,陈敬济就没一天不跟潘金莲眉来眼去的 —— 要么在灵前偷偷使眼色,要么在帐子后面调笑。这天趁着人散乱糟糟的,女眷们都往后边去了,小厮们忙着收拾东西,潘金莲瞅准机会,捏了陈敬济一把,低声说:“我儿,你娘今天就成全你。趁大姐在后边,咱们去你屋里。” 陈敬济听了,高兴得跟捡了宝似的,立马先去屋里开门。潘金莲在黑影里溜进他房里,也不说话,直接解开裤子躺在炕上,俩人就这么厮混在了一起。这可真是 “色胆如天怕甚事,鸳帏云雨百年情”,西门庆的灵堂还在旁边,他们倒好,一点顾忌都没有。
第二天,陈敬济尝着甜头了,早上就跑到潘金莲房门口。潘金莲还在被窝里没起,陈敬济从窗眼里往里看,见她裹着红被子,脸蛋红扑扑的,就喊:“好管库房的,这都啥时候了还不起?今天乔亲家要来上祭,大娘吩咐把昨天李三、黄四家送的祭桌收进来,你赶紧起来,把钥匙给我。” 潘金莲赶紧让春梅把钥匙给陈敬济,陈敬济让春梅先去楼上开门,自己还跟潘金莲从窗眼里递舌头亲了半天,腻歪得不行。
没多久,春梅开了门,陈敬济去前边安排搬祭桌。乔大户家的祭礼摆好后,乔大户娘子带着不少亲戚来灵前祭奠,祭完之后,吴大舅、吴二舅、甘伙计陪着他们去卷棚里吃饭,李铭、吴惠在旁边弹唱。这天郑爱月儿家也来上纸吊孝,吴月娘让孟玉楼给了她孝裙束腰,让她跟女眷们一起在后头坐。郑爱月儿看见李桂姐、吴银姐在这儿,还埋怨她们:“我要是知道爹没了,能不来吗?你们这俩好人,都不跟我说一声!” 又看见吴月娘生了孩子,就说:“娘也是一喜一忧,可惜爹走得太早了,不过您有了小少爷,也不用愁了。” 吴月娘留她坐到晚上,郑爱月儿才走。
到了二月初三,西门庆 “二七”,玉皇庙的吴道官带了十六个道士来家里念经做法事。这天衙门里的何千户牵头,约了刘、薛两个内相,还有周守备、荆都统、张团练、云指挥等几个武官,一起过来上坛祭奠。吴月娘请了乔大户、吴大舅、应伯爵来陪客,李铭、吴惠弹唱,在卷棚里招待,这些就不多说了。晚上念经送亡的时候,吴月娘吩咐把李瓶儿的灵床连带着画像一起抬出去烧了,箱子柜子都搬到上房堆放,奶子如意儿和迎春留在后边伺候,把绣春拨给李娇儿房里用,还把李瓶儿原来住的房门锁了起来。这可真是 “画栋雕梁犹未干,堂前不见痴心客”,李瓶儿生前再受宠,死后也不过是一把火烧了的结局。
这段时间,李铭天天借着在孝堂帮忙的名义,偷偷帮李娇儿把东西掖回家,还经常两三夜不回去,就瞒着吴月娘一个人。吴二舅本来就跟李娇儿有私情,其他人就算知道了,也没人敢说。到了初九,西门庆 “三七”,念完经后,吴月娘从暗房里出来,“四七” 就没再念经。十二号,陈敬济去给西门庆破土回来,二十号早上就发丧了。送葬的冥器纸扎不少,但来送殡的人,比当初李瓶儿下葬的时候少多了。
棺材出门的时候,请了报恩寺的朗僧官来起棺,朗僧官坐在轿上,捧着法器念了几句偈语,念完之后,陈敬济摔破纸盆,棺材就抬走了。全家大小穿着孝服哭哭啼啼,吴月娘坐魂轿,其他女眷坐着轿子跟在棺材后面,一直送到南门外五里原的祖坟安葬。陈敬济准备了一匹布,请云指挥点了神主,阴阳先生徐先生主持下葬,大家掩上土之后,在坟头摆了祭桌,可来祭拜的也没几家,就吴大舅、乔大户、何千户、沈姨夫、韩姨夫和几个伙计,一共五六处。吴道官留下十二个道童把灵位迎回来,放在上房明间正厅,阴阳先生洒扫干净后,送亲戚们出门,吴月娘他们留下来守孝。等暖完墓回来,衙门里的排军节级也都告辞回衙门了。
西门庆 “五七” 的时候,吴月娘请了薛姑子、王姑子、大师父和十二个尼姑来家里诵经,超度西门庆。吴大妗子和吴舜臣媳妇也来家里陪着。可就在出殡那天,李桂卿和李桂姐在坟头又跟李娇儿嘀咕:“妈说了,你要是手里没什么值钱东西,就别在这儿耗着了。你又没儿女,守着有啥用?教你闹一场,赶紧离开这儿。昨天应二哥说,大街上的张二官府准备拿五百两银子娶你做二房,让你当家理事,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在这儿守到死也没盼头,咱们院里出来的人,本来就是弃旧迎新、趋炎附势,可别错过了好时候。” 李娇儿把这话记在心里,就等着找机会脱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