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要唠的《金瓶梅》第六十九回,那可真是把明朝中后期的人情世故、男女那点小心思、官场那套弯弯绕全给扒得明明白白。这一回里,西门大官人又解锁了新 “副本”—— 勾搭王招宣府的林太太,还顺带收拾了跟自己抢女人的王三官,整个过程跟看一部狗血又上头的古装剧似的,咱得慢慢掰扯,保证一个细节都不落下。
先开篇,作者兰陵笑笑生就先甩了首词:“香烟袅,罗帏锦帐风光好。风光好,金钗斜[身单],凤颠鸾倒。恍疑身在蓬莱岛,邂逅相逢缘不小。缘不小,最开怀处,蛾眉淡扫。” 这词儿看着挺雅,其实就是提前剧透 —— 接下来有段 “风流事儿” 要上演,主角们还觉得这是天大的缘分,殊不知就是各取所需的露水情缘罢了。
故事一开头,玳安和文嫂就回到了西门府。玳安这小子,那是西门庆身边的 “金牌助理”,啥脏活累活跑腿的活儿都干,还特会看眼色。平安见他俩回来,赶紧通报,说西门庆正在对门房子里。西门庆当时正跟温秀才聊天呢,温秀才这人,就是个典型的 “酸秀才”,靠着西门庆混口饭吃,平时也帮着出点不痛不痒的主意。一听说文嫂来了,西门庆立马就出来了,到小客位里坐下,还把左右的人都打发出去,就留玳安在帘儿外边听着,这阵仗,一看就是有啥见不得人的事儿要谈。
西门庆先开口,跟文嫂套近乎:“文嫂,许久不见你。” 文嫂也会来事,赶紧回话,还顺嘴提了自己搬了家,说是因为之前惹了场官司,把旧房子卖了,现在住大南首王家巷。西门庆也不绕弯子,直接问:“你常在那几家大人家走跳?” 文嫂就报了一串名号,什么皇亲家、守备府、乔皇亲家里,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家,这也是在暗示自己人脉广,能办大事。
西门庆要的就是这句话,立马抛出正题:“你认的王招宣府里不认的?” 文嫂一听,心里门儿清,赶紧说:“那是我定门主顾,太太和三娘常照顾我的花翠。” 西门庆见她接话了,就从袖子里摸出五两一锭银子,这银子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普通人家过好几个月了。他悄悄跟文嫂说:“你想个办法,把王招宣府的林太太约到你那儿,我跟她见一面,事后我再谢你。”
文嫂这老油条,一听就乐了:“是谁跟您说的呀?您怎么知道这事儿?” 西门庆装得特神秘:“常言说得好,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我能不知道吗?” 文嫂也不直接答应,先摆困难:“要说这林太太,今年三十五岁,属猪,那可是上等妇人,聪明得很,干这事儿特谨慎,出门都带着一堆随从,走得也快,哪能在我那小破屋里落脚?再说了,王三官在外边做人,她也不敢随便在别人家待着。要我说,不如等王三官不在家的时候,您直接去王招宣府,那深宅大院的,藏个人还不容易?我这窄门窄户的,可不敢惹这麻烦。您这银子我也不敢收,我先帮您跟太太说说。”
西门庆哪能让她推托,立马放话:“你不收就是不给我面子,我可就恼了!事成之后,我再赏你几匹绸缎穿。” 文嫂见西门庆这么说,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赶紧磕头接了银子:“您放心,我肯定当回事办,不在明天就在后日,我准给您回话。” 说完就往外走,刚到门口,玳安就拦着要好处:“文嫂,我可是帮你传了话,你得给我一两银子,别想独吞。” 文嫂也不跟他计较,笑着说:“你这猴儿,还不知道事儿成不成呢,就想着要银子。” 然后骑上驴子,让儿子牵着,美滋滋地走了。
西门庆跟温秀才又坐了会儿,没多久,夏提刑就来了。夏提刑是西门庆在衙门里的搭档,俩人一唱一和,不少坏事儿都是一起干的。他俩穿戴整齐,就去府里罗同知(叫罗万象)家吃酒去了,一直到晚上掌灯才回家,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再说文嫂,拿着西门庆给的五两银子,到家后高兴得不行,先把来家里喝茶的人打发走,然后到了后晌,就溜溜达达去了王招宣府。一见到林太太,文嫂就先道万福,林太太也挺热络:“你这两天怎么不来看看我?” 文嫂就编了个理由,说家里最近忙着请人喝茶,还说腊月要去顶上进香,打算让儿子代去。林太太还挺大方,说要给她儿子送点盘缠,文嫂赶紧道谢。
俩人唠了会儿家常,文嫂见旁边没人,就开始 “下套” 了:“太太您别愁,我有个办法,能让三官儿收心,再也不跟那些人鬼混。您要是让我说,我就说;不让说,我就不提。” 林太太正为儿子的事儿犯愁呢,一听这话,赶紧说:“你以前说的话我哪回没依?你尽管说。”
文嫂就开始吹西门庆了:“县门前的西门大老爹,现在在提刑院做掌刑千户,家里可有钱了,又放官吏债,又开了四五家铺面,什么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还在外边走标船,从扬州贩盐,到东平府卖香蜡,手下伙计主管几十号人。东京的蔡太师是他干爹,朱太尉是他卫主,翟管家是他亲家,巡抚巡按都跟他交好,知府知县就更不用说了。家里田地多到连成片,米都放得发霉,身边除了大娘子是清河左卫吴千户的女儿,填房做了继室,还有五六个成了房头、能穿袍儿的妾,底下的歌儿舞女、得宠的侍妾,没几十也有十几。那真是天天跟过节似的,朝朝寒食,夜夜元宵。西门老爹今年才三十一二,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身材也好,一表人才,还会吃药养身体,特会调情,双陆象棋、蹴鞠打球,没有他不会的,诸子百家、拆白道字,一看就会,说话也特好听,跟敲玉打金似的。他知道咱们家是世代做官的,根基深,又见三官儿在武学读书,早就想跟咱们家交好了,就是没机会见面。昨天听说您快过生日了,又爱结交贤人,一心想来给您拜寿。我就跟他说,‘第一次见面,哪好直接上门,我先跟老太太说说,讨个主意,再请您过去’。太太您要是跟他交上朋友,让他帮着把那些引诱三官儿的人赶走,肯定不会辱没咱们家的门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