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接着说《金瓶梅》第六十五回,这一回可真是把 “红白事撞一块儿” 的热闹与尴尬写绝了 —— 李瓶儿的丧事还没办完,朝廷的黄太尉又要来,西门庆这边哭丧着脸办葬礼,那边还得强装笑脸备宴席,忙得脚不沾地,活像个被抽陀螺似的,转得停不下来。
先说十月二十八日,是李瓶儿去世后的 “二七”(死后第十四天)。玉皇庙的吴道官早就受了斋,带了十六个道众来西门庆家搭斋坛做法事。刚摆开场面,安郎中又派人送信来,西门庆忙着招待送信的人,这边吴道官又让人抬着三牲祭礼、一匹绸缎来上奠仪,道众们围着棺材念咒,吴道官还亲自在灵前磕头。西门庆和陈敬济赶紧回礼,嘴里客气:“师父您太破费了,这怎么好意思!” 吴道官也假模假样地说:“小道也没什么本事,本来该给夫人念一卷经,可惜能力有限,就拿这点东西表表心意。” 西门庆让人收下祭礼,打发抬东西的人走了,接着就是一整天的法事,又是转经又是召魂,敲锣打鼓的,暂且不细说了。
转天一早,先是西门庆门外的韩姨夫家来上祭。巧的是,孟玉楼的兄弟孟锐正好做买卖回来,听说西门庆家办丧事,就跟着韩姨夫一起来了,领了一身孝服,还送了不少礼物。西门庆赶紧招呼他们进屋,在孟玉楼房里见了面,又摆了酒席招待,这些都是家常礼节,咱不多说。
到了中午,更热闹的来了 —— 清河县知县李拱极、县丞钱斯成、主簿任良贵、典史夏恭基,还有阳谷县知县狄斯朽,一共五个官,凑了份子钱,穿着孝服来吊唁。西门庆赶紧在卷棚里摆席,叫吴大舅和温秀才作陪,还找了三个小优儿弹唱助兴。正喝到兴头上,突然有人来报:“管砖厂的工部黄老爹来吊孝了!” 西门庆吓得赶紧穿好孝服,在灵前等着,温秀才早就跑到大门外迎接,把黄主事让到前厅换了衣服,才引着进来。黄主事的手下捧着香烛、纸钱、绸缎到灵前,黄主事磕了头,西门庆和陈敬济赶紧跪下还礼。黄主事开口道:“哎呀,我不知道尊夫人去世了,来晚了,恕罪恕罪!” 西门庆忙说:“先生您太客气了,平时我就少跟您走动,现在还劳您特意来吊唁,又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真是感激不尽。”
两人客套完,西门庆把黄主事让到卷棚上座,自己和温秀才在下边陪着,小厮端上茶来。黄主事喝了口茶,话锋一转:“昨天宋松原(宋巡按)还跟我提起您呢,他也听说尊夫人过世了,本来想来吊唁,可惜事情太多走不开,现在在济州住着。您还不知道吧?朝廷要建艮岳(宋徽宗修的皇家园林),派太尉朱勔去江南采花石纲,运石头的船正顺着河道过来,第一船快到淮河了。还有个钦差,殿前六黄太尉,要去迎一块叫‘卿云万态奇峰’的大石头,这石头长两丈,宽好几尺,用黄毡盖着,插着黄旗,得用好几十艘船运,从山东河道走。可现在河里没水,还得征调八个郡的老百姓拉纤,当官的催得急,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宋巡按天天盯着州县办事,忙得脚不沾地,案牍堆得像山一样。眼看黄太尉没多久就要从京城来了,宋巡按说,得带着三司的官员去接他,可这附近也没个熟人为首张罗,就委托我来跟您说,想请您做东,请六黄太尉吃顿饭,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说着,黄主事叫手下:“把宋老爹的承差叫上来!” 两个穿青衣的官吏赶紧跪下,从毡包里拿出一对绸缎、一根沉香、两根白蜡、一沓绵纸,黄主事接着说:“这是宋公送的奠仪。另外两封,是三司八府官员凑的办酒钱 —— 三司有十二个人,府官八个,一共二十二份,总共一百零六两。” 说着就把钱递给西门庆:“麻烦您多费心准备准备?” 西门庆赶紧推辞:“先生您这是客气,我还在守孝呢,怎么好出面办这种事?” 又问:“什么时候去接黄太尉啊?” 黄主事说:“还早,得下个月中旬,黄太监在京城还没动身呢。” 西门庆说:“我家李瓶儿十月十二日发丧出殡。既然是宋公和先生您吩咐,我哪能不答应?不过这办酒的钱我可不能收,需要多少桌席,您尽管说,我来准备就是。”
黄主事一听不乐意了:“四泉(西门庆的字)你这就不对了!松原委托我来,这是山东全省官员的心意,又不是他自己的钱,你怎么能不收?你要是不收,我就回去跟松原说,以后再也不敢麻烦你了!” 西门庆一听这话,赶紧改口:“那我就先收下。” 叫玳安、王经把东西接过去,又问要备多少桌席。黄主事说:“给六黄太尉准备一张大圆桌,带观赏的那种;宋公和三司的官用普通方桌;剩下的府官就随便摆散席就行。唱戏的乐人,官府会派,您不用另外找。” 说完,又喝了两杯茶,就起身要走。西门庆留他吃饭,黄主事说:“我还得去尚柳塘老先生家拜访,他以前在我那儿当县令,后来升了成都府推官,现在他儿子尚两泉,跟我是同一年中的举人。” 西门庆说:“我还不知道先生您跟尚两泉熟,他也跟我有交情。” 送黄主事到大门外,看着他上马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