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本来就有这心思,被长老这么一说,心里更痒痒了,欢天喜地地接过疏簿,叫小厮倒茶,然后翻开疏簿看。疏簿上写得可热闹了,先吹了一波永福禅寺的历史,说这庙是梁武帝时期建的,万回老祖开的山,以前多气派,“黄金铺地”“白玉为阶”,高阁能摸到云彩,大殿能容上千个和尚,钟鼓一响,跟佛国似的。然后又说后来和尚们不争气,把寺庙毁了,现在墙倒屋塌,佛像都被风吹雨打坏了,幸好有我这长老一心向善,想重修寺庙,希望各位施主能捐钱捐物,不管多少,都能保佑家里福禄寿全、子孙当官、财源滚滚。
西门庆看完,把疏簿恭恭敬敬放在桌上,对长老说:“不瞒您说,我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有几万家产,还是个武官。我这么大年纪才得了个儿子,早就想做些善事积德。去年我第六房小妾生了孩子,我这辈子也算圆满了。之前去庙里,看到寺庙破成那样,确实想捐钱修。您今天来,我肯定不推辞!” 他拿着笔,正琢磨捐多少,应伯爵在旁边起哄:“哥,你既然是为侄儿积德,不如就全包了,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啥!” 西门庆笑着说:“不行不行,我财力不够。” 应伯爵又说:“那至少捐一千两!” 西门庆还是笑:“还是不够。” 长老赶紧打圆场:“老施主别介意,我们佛家讲究随缘,您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不强求。另外,也希望您能帮我跟您的亲友们说说,让他们也捐点。” 西门庆一听这话,觉得长老挺通情达理,就说:“还是您体谅我,那我就捐五百两吧!” 写完后,长老赶紧打问讯道谢。西门庆又说:“我认识不少当官的,像内官太监、府县的官员,明天我就拿着疏簿去找他们,让他们也捐,不管三百二百、一百五十,肯定能帮您把这事儿办成!” 当天还留长老吃了素斋,送他出门,这可真是 “土豪做慈善,排场不能少”。
送完长老,西门庆回到厅上,跟应伯爵说:“我正想派人请你呢,你来得正好。之前我去东京,多亏亲友们给我饯行,今天我准备了酒菜回请他们,想让你帮忙陪客,没想到刚才被长老耽误了一会儿。” 应伯爵说:“这长老看着就有德行,他刚才说的话,连我都心动了,我也算是个施主了。” 西门庆纳闷:“你啥时候捐钱了?疏簿上有你名字吗?” 应伯爵笑着说:“哥,你不懂,佛经上说,第一重要的是‘心施’,就是心里愿意帮,第二是‘法施’,就是传播佛法,第三才是‘财施’。我刚才在旁边帮你撺掇,这就算‘心施’了!” 西门庆笑了:“你呀,就会耍嘴皮子,怕是有口无心吧!” 两人拍手大笑,应伯爵说:“我在这儿等客人来,你有正事,赶紧跟嫂子们商量去吧。”
西门庆转到内院,看到潘金莲还在那儿唠唠叨叨、没精打采的,一会儿打个喷嚏,估计是刚才骂人气着了,就回房躺在象牙床上睡觉去了。李瓶儿因为官哥哭了,正跟奶子、丫鬟在房里哄孩子。只有吴月娘和孙雪娥在忙着准备酒菜。西门庆走过去坐下,把道长老募缘、自己捐五百两、还有应伯爵耍嘴皮子的事儿,跟她们说了一遍,大家听了都挺高兴,笑着聊了一会儿。
吴月娘毕竟是正妻,比较正经,她跟西门庆说:“哥,你真是好福气,老来得子,现在又发善心做慈善,这都是咱们家的福气。但我得提醒你,善念不怕多,恶念可不能有。以后那些没正经的事,比如养女人、贪财好色,少干几桩,多积点阴德,对孩子也好啊!” 西门庆笑着说:“你又吃飞醋了。你没听说过吗?天地都有阴阳,男女搭配是自然的事。现在那些偷情、苟合的,都是上辈子注定的,姻缘簿上早写好了,这辈子是来还债的,又不是随便乱搞。再说了,佛祖在西天,还需要黄金铺地呢,阴间的十殿阎王,也得要纸钱打点。我只要把家产拿出来多做善事,就算是跟嫦娥偷情、跟织女苟合、拐走许飞琼、偷走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影响我家的富贵!” 吴月娘笑了:“你这就像狗吃热屎,还觉得香;血粘在牙上,改不了这臭毛病!”
两人正笑着,王姑子和薛姑子提着个盒子闯了进来,先给吴月娘打问讯,又给西门庆拜年似的拜了拜,说:“老爹,您正好在家啊!” 吴月娘赶紧让她们坐。咱们得说说这薛姑子,她可不是正经出家人,年轻的时候嫁了个丈夫,在广成寺前卖蒸饼,生意不好,就跟寺里的和尚、行童眉来眼去,勾搭上好几个,那些和尚经常给她送馒头、斋饭,还给钱让她买花、买布做裹脚,她丈夫到死都不知道。后来丈夫死了,她因为跟佛门的人熟,就当了姑子,专门在富贵人家走动,帮人做佛事,还帮那些想偷汉子的女人牵线搭桥。她听说西门庆家有钱,小妾又多,就想过来捞点好处,所以经常来串门。有首歌专门说她:“尼姑生来头皮光,拖子和尚夜夜忙。三个光头好象师父师兄并师弟,只是铙钹原何在里床?” 这歌词够直白的,把她的底细都给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