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芙蓉般的面容,冰雪似的肌肤,生来娇美婷婷,如今已到成年。袅袅娜娜倚在门边,惹人怜爱。像半含蕊的梅花,似开未开,带着娇羞。初见时在帘边,还藏着几分羞涩;再在楼头相见,便热情款接,满是欢喜。行走时体态宜人,站立时身姿端庄,静坐时温婉动人,依偎在旁时,更显情意绵绵。
话说当天武松回到县城前的客店,收拾好行李铺盖,让士兵挑着,带到了哥哥武大郎家。潘金莲见武松来住,比捡到金银珠宝还高兴,立刻打扫出一间屋子,给武松安顿妥当。武松吩咐士兵先回去,当晚就在哥哥家歇了。
第二天一早,潘金莲也赶紧起身,给武松烧水洗漱。武松梳洗完毕,戴好头巾,准备去县衙 “画卯”(签到点卯)。潘金莲叮嘱道:“叔叔签完到,早点回家吃早饭,别去别处吃了。” 武松答应着去了。
到县衙签完到,武松又在那儿忙了一上午,回到家时,潘金莲早已把饭菜摆得整整齐齐。一家三口一起吃饭,饭后潘金莲双手端着一杯茶,递到武松面前。武松连忙说:“又让嫂嫂费心了,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明天我派个士兵来帮忙吧。”
潘金莲连忙摆手,声音娇软:“叔叔怎么这么见外!咱们是自家骨肉,哪用得着麻烦外人?虽说家里有迎儿这小丫头,可她拿东拿西总是毛手毛脚,我也指望不上。就算派来士兵,那些人做饭干活粗手粗脚,我看着也不顺眼。”
武松只好说:“那真是辛苦嫂嫂了。”
有诗为证:
武松相貌本不风流,怎奈金莲淫心难收。
哄骗他来家中同住,日夜相思盯着他的被褥床头。
闲话少提。自从武松搬来哥哥家,他拿出些银子给武大郎,让他买些点心茶水,请左右邻居吃饭。邻居们也凑了份子,给武松送了人情。武大郎又摆了回请的酒席,这些就不细说了。
过了几天,武松买了一匹彩色绸缎,送给潘金莲做衣服。潘金莲立刻堆起笑容:“叔叔这怎么使得!既然是叔叔赏我的,我就不推辞了。” 说着接过绸缎,福了一礼。
从那以后,武松就住在哥哥家。武大郎还是每天挑着担子上街卖炊饼,武松则每天去县衙当差。不管武松回来早还是晚,潘金莲总是热饭热菜伺候着,满脸欢喜。武松反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可潘金莲总时不时说些撩拨的话,武松是个心性刚直的汉子,从不上钩。
日子过得快,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到了十一月。连日来北风呼啸,天空中彤云密布,很快就飘起了漫天大雪。这雪下得真大!只见:
万里天空布满白雪,空中祥瑞飘落在帘前。琼花般的雪片在屋檐下飞舞,这般天气,连王子猷都要被雪困住(典故:王子猷雪夜访戴,因雪大受阻)。转眼间,楼台都被大雪压得低垂,江山连成一片银色。雪下得像撒盐、泼粉,漫天遍野。就像当年吕蒙正穷居破窑时,感叹寒冬无钱取暖的景象。
当天雪下到一更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仿佛用白玉雕琢而成。第二天武松去县衙画卯,直到中午还没回来。潘金莲一早就让武大郎出门卖炊饼,又请隔壁王婆买了些酒肉,在武松房里生了一盆炭火。她心里盘算着:“今天我好好撩拨他一番,就不信他不动心。”
潘金莲独自冷冷清清地站在帘子下,看见武松踏着积雪回来,雪粒子沾在身上,像碎玉一样。她连忙推开帘子,笑着迎上去:“叔叔冷坏了吧?”
武松说:“多谢嫂嫂挂心。” 进门后,就摘下头上的毡笠。潘金莲伸手想接,武松连忙说:“不劳嫂嫂动手。” 自己拂去雪,把毡笠挂在墙上,又解下腰带,脱下身上那件鹦哥绿的丝绸棉袄,走进房里。
潘金莲跟进来说:“我等了一上午,叔叔怎么不回来吃早饭?”
武松答道:“早上有个朋友请我吃饭,后来又有人拉着喝酒,我不耐烦应酬,就直接回来了。”
潘金莲说:“既然回来了,叔叔快烤烤火吧。”
武松应了声 “好”,脱下油靴,换了双袜子,穿上暖鞋,搬了张凳子,在火盆边坐下。潘金莲悄悄让迎儿把前门锁上,后门也关紧,然后端了些煮熟的菜进房,摆在桌子上。
武松问:“哥哥去哪儿了?”
潘金莲说:“你哥哥出去做买卖还没回来,我陪叔叔先喝几杯吧。”
武松道:“等哥哥回来一起吃也不迟。”
潘金莲却说:“哪等得及他!” 话音刚落,迎儿就暖了一壶酒进来。
武松说:“又让嫂嫂费心了。”
潘金莲也搬了张凳子,在火盆边坐下。桌上摆着杯盘,她端起一杯酒,看着武松说:“叔叔满饮这杯。” 武松接过,一口喝干。潘金莲又筛了一杯,笑着说:“天气冷,叔叔喝个成双的吉利杯。” 武松说:“嫂嫂也喝。” 接过酒又喝了。之后武松也筛了一杯,递给潘金莲,潘金莲接过抿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到武松面前,眼神娇媚:“你要是有心,就喝了我这半杯残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