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斩断六根、求得清净,披上袈裟当和尚,参透 “空” 和 “色” 的道理,看透生死轮回的机关,直接修成最高境界,不卷入是非之中,这样才能清闲自在,不用在火坑里受苦折腾。正应了那句: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什么都能用得上;一旦断了气,所有事都成了泡影。”
说书人为什么要讲这段关于酒、色、财、气的话呢?因为当时有这么一家人,以前特别富贵,后来却特别凄凉。就算有再多的计谋、再高的本事,一点用都没有;亲戚兄弟,一个也靠不上。荣华富贵没享几年,反倒成了别人的笑柄。家里还有几个争宠斗强、讨好献媚的女人,一开始多妖娆妩媚,到最后也免不了横尸在灯影下,鲜血染红空房。正应了那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话说大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里,有个风流子弟。他长得高大魁梧,性格潇洒,家里有几贯钱财,年纪二十六七岁。这人复姓西门,单名一个庆字。他父亲叫西门达,原本跑四川、广东一带贩卖药材,后来在清河县门口开了家大药铺。现在住着五间门面、七进院落的房子,家里有丫鬟仆人,骡马成群。虽说不算顶级富贵,但也是清河县里的富裕人家。
只因为西门达夫妇死得早,就这么一个儿子,疼得不行,不管他做什么都顺着。所以西门庆不怎么读书,整天游手好闲、到处游荡。父母死后,他更是专门在外头逛妓院、勾女人,还学了些好拳脚,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打牌、猜谜,没有他不会的。他认识的朋友,也都是些帮人凑趣、混吃混喝、不守本分的人。
第一个跟他最要好的,姓应名伯爵,字光侯。他原本是开绸缎铺的应员外的二儿子,后来赔了本钱,家道中落,专门在妓院里帮人讨好妓女、混口饭吃,所以别人都叫他 “应花子”。他还会踢一脚好球,双陆、棋子这些也样样精通。
第二个姓谢名希大,字子纯,是清河卫千户官的世袭子孙。从小父母双亡,游手好闲,把世袭的前程也丢了,也是个帮人凑趣混饭的,还会弹一手好琵琶。这两个人跟西门庆特别合得来。
剩下的几个,都是些家道中落、没什么名气的人:一个叫祝实念,字贡诚;一个叫孙天化,字伯修,外号 “孙寡嘴”;一个叫吴典恩,原本是县里的阴阳先生(看风水、算日子的),因为犯了事被革职,专门在县衙门口帮官吏放债,所以跟西门庆有来往;还有一个是云参将的弟弟,叫云理守,字非去;一个叫常峙节,字坚初;一个叫卜志道;一个叫白赉光,字光汤。
说起白赉光,有人说他的名字不好听,他自己却解释:“不然我早就改了。当初取名的时候,是一位教私塾的先生给取的。他说我姓白,以前有个‘白鱼跳进武王船’的典故;还说《尚书》里有‘周朝有大赏赐,对商汤有光’的话,就取了这个意思,所以字叫‘光汤’。我因为这典故,就没改名字。”
这一群人大概十几个,见西门庆有钱,又舍得花,就都围着他转,陪他赌钱、喝酒、嫖妓、玩乐。正应了那句:
“端着酒杯的时候,情谊比谁都深,一口一个‘兄弟’多亲近。
一旦平地里起了风波,这时候的交情才能看出真假。”
说书的要讲,这么好的人家,养出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又结交了这么一群只害不帮的朋友,就算再有钱也会败光,哪还有什么出息!但有个原因:西门庆天生性格强硬,做事心思深、诡计多,还放高利贷给官吏。就算是朝中高、杨、童、蔡四个大奸臣,他也有门路巴结。所以他专门在县里管些闲事,帮人说情、跑腿、送钱,全县的人都怕他。因为他排行老大,别人都叫他 “西门大官人”。
西门庆之前的妻子陈氏死得早,只留下一个女儿,叫西门大姐,已经许给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杨提督的亲家陈洪的儿子陈敬济,还没成亲。因为没了妻子,没人管家,最近又娶了本县清河左卫吴千户的女儿做填房,就是继室。这吴氏二十五六岁,八月十五生日,小名叫月姐,嫁到西门庆家后,大家都顺口叫她 “月娘”。
这月娘性格贤惠,对丈夫百依百顺。家里还有三四个丫鬟女仆,都被西门庆收用过了。西门庆还跟妓院里的李娇儿打得火热,也把她娶回家做了第二房娘子。又在南街包了个妓女卓二姐,名叫卓丢儿,包了一段时间后,也娶回家做了第三房。只因为卓二姐身体瘦弱,经常生病,西门庆却还在外头寻花问柳,勾搭别的女人。正应了那句:
“在东边人家唱歌欢笑,醉倒在美女身边;又去西边人家摆宴席,寻欢作乐。
几天在碧桃花下躺卧,看见盛开的牡丹,又觉得个个都可怜(都想勾搭)。”
一天,西门庆在家闲坐,对吴月娘说:“现在是九月二十五了,下个月初三,是我兄弟们聚会的日子。到那天,少不得要办两桌像样的酒席,叫两个歌女,就在咱们家,跟兄弟们好好玩一天。你帮我安排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