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文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然而,武官们却表现得相对淡定,毕竟他们大多都来自于皇帝亲自统领的黑龙铁骑,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不会有太多异议。
然而,文官们却对此深感忧虑。他们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大秦恐怕将会逐渐形成以武人为尊的局面,而这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毕竟,在他们的观念中,文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可是,如今的局势已经大不相同。所有的实权职位都被武人所占据,而且这些武人又都是从皇帝的黑龙铁骑中选拔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文官们心有不满,恐怕皇帝也不会理会他们的意见,甚至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厌恶之情。
无奈之下,都齐齐道“陛下圣明。”
孙宇看着阶下众人,忽然想起祭天时那轮撞破云层的红日——新朝的光,既要有金戈铁马的锋芒,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温煦。
散朝后,孙宇未回后宫,而是带着几名亲卫,微服走出皇城。北平城的街巷已恢复了往日的喧嚣,货郎的吆喝、孩童的嬉闹、店铺的算盘声交织在一起,透着勃勃生机。他走到一家布店前,见掌柜正对着账本笑,便驻足问道:“生意这般好?”
掌柜抬头,见是个气度不凡的玄衣男子,也不设防,乐呵呵道:“托陛下的福!新朝免了杂税,布料进价低了两成,买的人自然多了。您瞧,这都是往南方运的货,说是那边的农户也有余钱做新衣裳了。”
孙宇笑了笑,又往前走。街角处,几个书生正围着一张告示讨论,正是开科取士的章程。一个青衫书生激动道:“我叔父考了一辈子,总说怀才不遇,这下好了,陛下不问出身,只看文章,咱们寒门学子也有盼头了!”
阳光如金色的细纱,透过嫩绿的柳梢,轻柔地洒落在孙宇的肩头,带来丝丝暖意。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被这温暖的阳光所融化,心中的某个角落也渐渐明亮起来。
在这一刻,孙宇突然领悟到了帝王的真正含义。所谓帝王,并非仅仅是站在万民之上,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和尊崇。而是要肩负起为百姓遮风挡雨的重任,为这片广袤的土地谋求一个长治久安的未来。
登基大典的荣光早已如过眼云烟般消散,留下的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和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要让“大秦”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名号,而是真正地铭刻在每一寸疆土上,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回宫的路上,孙宇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当他经过天坛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座三层汉白玉祭台所吸引。昨夜的祭火已经燃尽,余烬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只余下青铜鼎里的残香,在微风中缓缓飘散。
孙宇停下脚步,凝视着那座祭台。晨光从台顶倾泻而下,仿佛给整个祭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他的影子在晨光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宛如与这片万里江山紧密相连。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抚,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崎岖不平,但他已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这片土地,让大秦的繁荣昌盛延续下去。
一个王朝的新生,从来不是始于山呼海啸的庆典,而是终于柴米油盐的寻常,终于每一个黎明里,百姓脸上踏实的笑意。孙宇转身,步伐沉稳地走向宫城深处,那里的烛火,还要为这天下,亮上许多许多个夜晚。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