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文渊阁的灯火,仿佛从未熄灭过。在袁术称帝的消息搅动天下风云之际,这处知识的殿堂却沉浸在另一种更为隐秘的狂热之中。对北地带回骨片与邪器的研究,在诸位博士不眠不休的努力下,结合洛书原理与张道陵/顾炎武传来的部分道家正统典籍,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性进展。
这一日,静室之内,气氛凝重而兴奋。案几上,不再是散乱的骨片,而是几块新打磨成的玉板。玉板质地温润,其上以特殊银粉混合朱砂等物,精心镶嵌、勾勒出复杂的图案。这些图案并非简单模仿骨片上的邪异符号,而是以其为“镜像”,反向推导、重构出的,蕴含洛书数理与道家镇煞安魂真意的“阵纹”。
为首的白发老博士,双手微微颤抖地捧起其中一块约一尺见方、厚度半寸的圆形玉板。玉板中央,是一个由九宫格构成的核心,周围环绕着八卦符号,更外围则是层层叠叠、细密如星斗的导引纹路。所有纹路都隐隐流动着一层极其微弱的、肉眼难辨的温润白光。
“大将军,沮授先生,田丰先生,”老博士声音因激动而沙哑,“此物,我等暂命名为‘九宫镇煞盘’!其原理,乃是依据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的时空数理,构建一个稳定的‘秩序场’。一旦激发,可于小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疏导、中和、乃至净化那邪术所引动的‘地戾之气’与混乱精神波动!”
袁绍/谢安、沮授、田丰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这凝聚了无数心血的造物。即便以袁绍/谢安的见识和谢安的灵魂底蕴,也能感受到这玉盘中蕴含的某种难以言喻的、中正平和的韵律。
“效果如何?可能验证?”袁绍/谢安沉声问道,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理论推演无误,但……尚缺实证。”老博士坦言,“我等在封闭静室内,以微量‘钥石’气息进行模拟刺激,阵盘确能产生反应,将其波动约束、削弱。然真实邪术环境,地戾之气浓度与狂暴程度,远非模拟可比。”
就在这时,高览求见,带来了一个紧急消息。
“大将军,我们盯着的那个‘云鹤道人’,昨夜在狱中……死了。”
众人神色一凛。
“如何死的?”
“死状……与之前那名队员类似。”高览面色凝重,“面无外伤,面色青紫,瞳孔放大,充满恐惧。脖颈后同样有一个微不可查的灰色指印。但这次,牢房内外守卫森严,绝无外人进入的可能!仿佛……是凭空被取了性命。”
静室内顿时一片寂静。敌人手段之诡谲,远超寻常刺杀。
田丰猛地抬头:“莫非……是那邪术远程咒杀?”
老博士眼中精光一闪:“有可能!若是以‘云鹤道人’自身为媒介,或者以其随身物品、甚至其气息为引,配合邪异仪式,确实可能做到隔空夺魂!此等手段,正与我等研究的邪术原理中,‘精神侵蚀’与‘因果咒杀’的范畴吻合!”
“也就是说,”袁绍/谢安眼神锐利起来,“敌人正在用行动,向我们展示其实力,也是一种挑衅和试探。他们想知道,我们是否掌握了对抗的方法。”
他目光落在那块“九宫镇煞盘”上。
“高览,发现‘云鹤道人’尸体的牢房,可曾封锁?”
“已第一时间封锁,无人敢动!”
“好!”袁绍/谢安当机立断,“便以此地为试金石!诸位先生,可敢携此阵盘,前往一探?看它能否镇住这残留的邪氛,甚至……反向追踪施术者的痕迹?”
这是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决定,但也是验证阵盘效力的最佳机会。
片刻之后,一行人来到了邺城诏狱深处那间阴冷的牢房外。牢门打开,一股混合着霉味和淡淡腥气的阴风扑面而来,让随行的护卫都不禁打了个寒颤。牢房内,“云鹤道人”的尸体已被白布覆盖,但那股令人不适的阴寒怨念气息,却依旧盘踞不散,甚至比外面感觉更为清晰。
几位文渊阁博士在护卫的保护下,神情紧张而专注。他们手持罗盘、验气盘等器物,刚靠近牢门,验气盘上的磁针便开始疯狂转动,盘底玉石泛出明显的灰黑色。
“戾气深重,怨念凝结,此处已成‘阴蚀’之地!”一名博士低呼。
白发老博士深吸一口气,双手捧着那块“九宫镇煞盘”,示意护卫将其小心放置在牢房正中央的地面上。随着阵盘落地,其上那些银朱纹路似乎微微亮了一丝。
“请退后。”老博士示意众人后退数步,他自己则站在门槛之外,双手掐动一个古朴的法诀,口中念念有词,那是激发阵盘的口诀与导引自身微弱“正气”(源于对知识的虔诚与对文明的信念)的法门。
起初,并无异状。几个呼吸后,那“九宫镇煞盘”中央的九宫格,突然由内向外,逐一亮起温润的白色毫光!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定感。紧接着,周围的八卦符号也随之亮起,最终,所有纹路都仿佛活了过来,流淌着柔和而坚韧的光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汉:格物致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汉:格物致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