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面孔。从外面来的?”老鹳坐到桌子后面,直接问道。
“路过。”杨凡含糊道,随即切入正题,“手头有点东西,想换成灵石,不知老先生可有门路?”他没有立刻拿出阴冥铁。
老鹳眯着眼:“那得看是什么货色。苔原坊这穷地方,太扎眼的东西,可不好消化。”
杨凡沉吟一下,取出了那块最小的、核桃大小的阴冥铁,放在桌上。“此物,老先生可认得?”
老鹳看到阴冥铁,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爆出一抹精光,他拿起石头,仔细摩挲感应,半晌才放下,深吸一口气,看向杨凡的目光变得不同了。
“阴冥铁……还是品质不错的上等货。这东西可不多见,据说只有一些极阴之地或者废弃古矿深处才有产出。小子,你从哪弄来的?”
“偶然所得。”杨凡自然不会透露来源,“老先生只说,能否出手,价格几何?”
老鹳盯着他,缓缓道:“墨家一直在暗中收购此物,价格嘛……这块大小,他们出价大概七十灵石。老夫可以帮你牵线,抽一成。”
七十灵石,比韩奎给的价格还低,但考虑到此地的消费水平和风险,也算合理。而且老鹳直接点出了墨家在收购,说明此物在本地确实有市场,但也意味着风险。
“墨家收购此物,所为何用?”杨凡问道。
老鹳嘿嘿一笑,露出几颗黄牙:“这就不是我们该打听的了。或许炼器,或许布阵,谁知道呢?怎么样,做不做?”
杨凡想了想,决定先出手这一块试试水。“可以。不过,我希望交易过程足够隐蔽。”
“放心,老夫在这苔原坊混了几十年,这点规矩还是懂的。”老鹳收起那块阴冥铁,“明日此时,你再来,带灵石给你。”
离开老鹳的住处,杨凡心中稍定。总算找到了一条相对隐蔽的出手渠道。他回到客栈,继续绘制符箓,同时开始研究那本《基础炼丹详解》。
炼丹与制符有相通之处,都对神识操控和灵力掌控要求极高。杨凡有制符的底子,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他仔细阅读着辟谷丹的丹方和炼制手法,模拟着灵力运转和药性融合的过程。
“主药‘青禾米’、‘黄芽根’,辅药‘露凝花’……手法需以文火慢炼,灵力均匀,引导药性相融……”他喃喃自语,手指在空中虚划,模拟着控火和凝丹的步骤。
虽然尚未实际动手,但他感觉自己在丹道一途上,似乎并非毫无天赋。
次日傍晚,杨凡再次来到老鹳的小屋。
老鹳将一个装着六十三块灵石的袋子推给他(扣除一成抽水),低声道:“墨家对这东西很感兴趣,问你还有没有。”
杨凡心中一凛,摇头道:“仅此一块,已是侥幸。”他不想被墨家盯上。
老鹳似乎有些失望,但也没多问,只是提醒道:“最近坊市里陌生面孔多了几个,你小心点。”
杨凡道谢离开,心中警惕更甚。看来阴冥铁确实引人注目,必须更加小心。
手握六百五十八块下品灵石,他在坊市一家小店铺购买了少量的青禾米、黄芽根和露凝花,花费了二十灵石。他准备尝试炼制辟谷丹。
回到客栈房间,他取出一个最普通的低阶炼丹炉(花费五十灵石购入),按照《基础炼丹详解》所述,生起一丝微弱的火焰(以自身灵力模拟),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炼丹。
过程远比他想象的艰难。控火需要极其精细,药性融合更是微妙,对神识消耗巨大。第一次,药液焦糊。第二次,灵力不稳,丹炉差点炸开。第三次,勉强成丹,却是一炉散发着怪味的废丹。
连续失败三次,耗费了价值十灵石的药材,杨凡却并不气馁。他仔细回味着每一次失败的感觉,调整着灵力的输出和神识的操控。
第四次,他屏息凝神,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引导着药液在炉内缓缓旋转、融合。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米香和药香。
终于,在灵力即将耗尽之际,丹炉内传来一声轻微的嗡鸣,三颗圆润、呈淡黄色的丹药静静躺在炉底。
辟谷丹,成!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丹药,成功率低得可怜,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却让杨凡对丹道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对自身神识和灵力的掌控,有了新的认识。
他拿起一颗还带着余温的辟谷丹,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的能量散开,腹中的饥饿感顿时消失。
“看来,又多了一条赚取灵石和辅助修炼的路子。”杨凡看着剩下的两颗辟谷丹和那尊普通的炼丹炉,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在这艰苦的修仙之路上,每多掌握一门技艺,便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多一分缓慢变好的希望。
喜欢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