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看着满篮的烧烤食材,忽然灵机一动——凌府上上下下几十号人,管家、佣人、护卫都得算上,光吃烧烤哪够?总得多备些热乎菜才显得周全。
她转身再次点开空间兑换界面,先选了一口厚实的铸铁大铁锅,连配套的铁质支架都一并兑了出来,铁锅边缘光滑,锅底沉甸甸的,一看就适合炖煮。接着又往下翻:雪白的红薯粉条、干得透亮的香菇和榛蘑、两只会扑腾翅膀的溜达鸡(早已处理干净,装在竹笼里),还有一扇带着软骨的大排骨,肉层厚实,骨缝里还沾着筋膜。
“再来个铁锅炖,又暖又管饱!”苏瑾嘀咕着,可转念又犯了难——自己厨艺欠佳,真要上手炖,怕是要搞砸。她赶紧在空间里搜了搜,兑换了一本字迹工整的简易食谱,封面上写着“家常铁锅炖做法”,里面把食材处理步骤、调料用量、炖煮时长写得明明白白,连火候大小都标了备注,保证厨房师傅一看就懂。
一切兑换完毕,房间角落堆了半人高的东西:大铁锅架在一旁,竹笼里的溜达鸡偶尔啄两下笼壁,排骨和粉条分装在陶盆里,食谱就压在铁锅上。苏瑾走到门边,扬声叫来了两个负责杂务的工人:“劳烦二位,把这些食材和厨具都抬去厨房,跟主厨说,按这本食谱做铁锅炖,晚上用。”
工人连忙应着,小心翼翼地抬着铁锅、拎着竹笼往厨房走。苏瑾站在门口看着,心里踏实了不少——有烧烤有炖菜,今晚这顿肯定能让所有人吃得热热闹闹。
那两个工人看着堆在房里的大铁锅、竹笼和陶盆,顿时犯了难——东西实在太多,两人根本搬不完。他们连忙跑出去又叫了三个同伴,五个人分工合作,有的抬铁锅支架,有的拎装着鸡和排骨的竹笼,有的抱粉条和蘑菇,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才把第一波东西送到厨房。
苏瑾站在廊下看着,趁机问其中一个小哥:“小哥儿,咱们凌府上下连主子带佣人,一共多少人啊?”
小哥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回道:“回苏姑娘,算上管家、护卫、厨娘和杂役,上上下下大约四十多人。”
苏瑾回头看了眼刚搬空的房间,又想起那口孤零零的大铁锅,心里琢磨着:四十多人,一口铁锅炖肯定不够吃。等最后一趟搬完,她叫住正要离开的小哥:“辛苦几位,一会儿搬完这趟再回来一趟,还有些东西要送厨房。”
小哥愣了一下,惊讶地看向苏瑾——方才屋里明明都搬空了,怎么还有东西?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应道:“好的苏姑娘,我们马上就来。”
等工人们走后,苏瑾立刻关上门,再次打开空间兑换界面。她先选了三口和之前一样的铸铁大铁锅,连配套的支架都一并兑了,四口锅凑齐,炖菜的量才算够。接着往下翻,鱼类选了个遍:肥硕的鲤鱼、刺少的鲫鱼、鳞片闪着银光的三道鳞、肉质紧实的草鱼、还有适合炖豆腐的黑鱼,每样都兑换了一条三四斤重的,用清水养在木盆里;又添了做鱼锅的配菜:水灵的白菜、嫩豆腐、紫皮茄子、成捆的粉条、新鲜的茼蒿,还有一大块带皮的五花肉,切得方方正正。
“一不做二不休,再炖两锅大鹅!”苏瑾咬了咬牙,又兑换了两只处理干净的活鹅,外加二十斤酸脆的酸菜、十斤粉条,连炖大鹅专用的八角、桂皮、香叶等调料都备齐了。最后想起吃饭不能没有主食,干脆兑换了一百斤东北长粒香大米——她记得凌府的人说过,吃鱼锅配米饭最是过瘾,有这大米,肯定能让大家吃得满足。
刚兑换完,门外就传来工人的敲门声。苏瑾打开门,看着眼前堆得更高的铁锅、木盆和米袋,笑着说:“劳烦各位,这次可得多跑两趟了!”
工人们刚苏瑾的屋子东西搬干净,转身去时,推开门的瞬间都愣住了——方才还四壁空空的屋子,此刻竟像被施了法术般堆满了物件。
最显眼的是屋中央那三口大铁锅,黑黝黝的锅身泛着亮,锅底还带着新铁的光泽,一看就沉得很;墙角边卧着两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蓬松柔软,见了人也不怕生,只是偏着头“嘎嘎”叫了两声;靠门的木桌上,满满一布袋糙米垒得老高,袋口漏出的米粒饱满圆润;旁边几个竹篮更让人眼馋,有鲜活的鲫鱼、草鱼在水里扑腾着尾巴,翠绿的青菜、水灵的萝卜码得整整齐齐,最上头还摆着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油光锃亮的,看得人直咽口水。
“这、这是咋回事?”一个年轻工人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旁边的老周头也咂着嘴,手里的扫帚都忘了放下:“刚才咱们不都是搬空了吗,连根柴火都没有,这才一盏茶的工夫,咋就冒出来这么多东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怪不得苏姑娘让我们再回来搬东西。这可不是屋子又满了吗?全是好吃的。
“怪不得前儿听后厨的小子说,苏姑娘和二少爷他们都是修仙的,”有人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敬畏,“这随手就能变出这么多东西,不是神人是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师姐对师尊不安好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师姐对师尊不安好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