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苏醒并重掌权柄的雷霆手段,如同一道飓风扫过了沉寂而压抑的朝堂。
三司——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官员们,此刻比任何时候都更能体会到何为“天威难测”,何为“戴罪立功”。
二皇子一党已然覆灭,三、四皇子及其势力在皇陵化为飞灰,五皇子身陷囹圄,往日盘根错节、令人投鼠忌器的各方势力,几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此时,再无人敢出面阻拦,也无人有能力再去帮忙遮掩什么。调查的阻力降至最低,效率自然高得惊人。
不过短短十数日,关于皇帝昏迷期间所有变故,以及诸位皇子过往诸多不法、结党营私的详尽卷宗,便被整理、核实,最终汇集成厚厚一摞,恭敬地呈递到了勤政殿的御案之上。
殿内弥漫着苦涩的药味,皇帝司徒星竹半靠在龙榻上,身上盖着锦被,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示意高德全将卷宗一份份拿给他。他没有让任何人代劳,而是强撑着精神,亲自翻阅。
起初,他只是面色沉凝,带着帝王的审视与父亲的痛心。
这些卷宗里记录了他儿子们那些他或知晓或不知的阴暗面: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排除异己、暗中蓄养死士……
单独看某一个,或许还能找到些许理由开脱,或是归咎于权力斗争的必然。
然而,当他把所有皇子的卷宗并列在一起,交叉比对,试图理清这场巨大阴谋的脉络时,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渐渐从心底升起,浸透了四肢百骸。
他看到,四皇子司徒清岚看似低调,实则暗中网络了一大批精通财税、工事的能臣干吏,其手法老辣,布局深远,隐隐有针对国库、掌控国家命脉产业的趋势。
而三皇子司徒清扬和五皇子司徒清瑜,则像两只嗅觉灵敏的秃鹫,总能恰到好处地“捡漏”,或是截胡四皇子看中的人才,或是抢夺其即将到手的功劳,手段虽略显急躁,却每每能打中七寸,让四皇子的布局屡屡受挫。
更令人心惊的是,关于二皇子司徒清鸿涉嫌杀害戚昀一案,深入追查下去,种种间接证据竟隐隐指向了……四皇子?是他暗中引导,嫁祸挑拨?
再看二皇子最终下定决心,采纳身边谋士“毒杀父皇,抢占先机”的疯狂建议,那进言的谋士背景看似干净,但其建言的角度和时机,却透着一种精心算计的引导,仿佛生怕二皇子不够疯狂,不够快刀斩乱麻。
而五皇子司徒清瑜,就番福建后,看似安分守己,实则利用沿海贸易之便,不仅积累了巨额财富,更暗中组建了自己的情报网络和一支规模不大却装备精良的私兵,一直试图将触角重新伸回京师……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是几个皇子为了储位各显神通、互相倾轧的正常戏码。
但皇帝的目光,却死死盯住了那些在关键时刻,向不同皇子提出“关键建议”的谋士、门客。
这些人,姓名不同,来历各异,有些甚至早已在事成或败露后“意外”身亡或消失无踪。
但他们所使用的政治路数,建言的角度,挑拨离间的手法,乃至培养势力的模式……其内核,竟如出一辙!
这绝不是巧合!
这分明是有一只隐藏在幕后的黑手,用同一套策略,同一套剧本,同时导演了数场戏!
它精准地利用了每个皇子的性格弱点、权力欲望,不断地煽风点火,拾柴添薪,将他们内心深处对权力的贪婪和对兄弟的猜忌,放大到了极致!
它不是在辅佐任何一个皇子,它是在豢养蛊虫,逼着他们互相撕咬,直至……同归于尽!
皇帝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冷汗从额角渗出。
他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悄然撒下,而他的儿子们,他寄予厚望的帝国继承人们,都成了这张网中懵懂无知、互相残杀的猎物!
是谁?究竟是谁有如此能耐,有如此深的城府和耐心,能将手同时伸向他所有成年儿子的身边?是谁对他司徒星竹,对他这一脉,有如此刻骨的仇恨?
一个模糊而可怕的猜测,如同黑暗中浮出水面的冰山,骤然撞入了皇帝的脑海。
他猛地翻回到卷宗中关于几位皇子培养势力手法的具体描述,越看,心越凉。
那些笼络人心、控制下属、渗透朝堂、甚至是一些隐秘的资金流转方式……
那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他无比熟悉,却又刻意遗忘多年的气息!
那是……他已故的嫡母,先帝的元后,那位手段狠辣、意志如铁,最终却功亏一篑、郁郁而终的刘皇后的痕迹!
是了!只有她,才有这样的能力,布下这样的局!
只有她留下的残余势力,才会对他这个“庶子夺嫡”的皇帝,抱有如此不死不休的仇恨!
所以,是自己当年谋夺了本属于嫡系(戾太子)的江山,刘皇后即便死了,她留下的势力也要用这种最残忍的方式,杀光他所有的儿子来复仇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