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把涌泉蜜橘往果盘里倒时,橘子皮上的白霜蹭了满手,像扑了层细粉。妈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面粉:“小陈啥时候到?我这面都快发过头了。”
“说九点半,”林薇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刚过九点,“估计在路上了吧,他说要去给姥姥买无糖藕粉,姥姥最近血糖有点高。”
“这孩子,心思就是细。”妈擦了擦手上的面,往客厅走,“你爸在阳台摆弄他那几盆菊花呢,说要摘朵最大的给姥姥当生日礼物,你去催催他,别让客人来了还在摆弄花。”
林薇刚走到阳台,就看见爸举着剪刀跟一盆墨菊较劲,花瓣被剪得七零八落。“爸,您这是插花还是毁花啊?”她笑着夺过剪刀,“姥姥喜欢康乃馨,您这墨菊太素了,不适合做生日礼物。”
“你懂啥,”爸摸着下巴端详,“这叫艺术,墨菊配寿桃,多有文化气息。”他突然压低声音,“等会儿小陈来了,你跟他说,中午咱爷俩喝两盅,我藏了瓶十五年的汾酒。”
“爸!”林薇的脸腾地红了,“人家是来给姥姥过生日的,您别总想着喝酒。”
“这你就不懂了,”爸拍了拍她的肩膀,“男人家的交情,都在酒里呢。想当年你姥爷跟我喝酒,喝高兴了才把你妈许给我的。”
林薇正想反驳,院门外传来自行车铃响,清脆的“叮铃”声像串珠子滚进来。“来了来了!”她像只受惊的小鹿,转身就往屋里跑,跑到客厅才想起手里还攥着剪刀,慌忙往茶几上一放,指尖却在微微发颤。
陈砚之拎着个布包走进来,蓝色的背包带子斜挎在肩上,额角沁着层薄汗。“叔叔阿姨好。”他把布包往桌上一放,里面露出藕粉罐和个精致的锦盒,“给姥姥买的无糖藕粉,还有这个……”他打开锦盒,里面躺着支银发簪,簪头镶着颗小小的红玛瑙,“听林薇说姥姥喜欢戴簪子,特意找老匠人打的。”
“你这孩子,来就来,还买这么多东西。”妈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接过布包往厨房走,“快坐,我给你泡了山楂水,解解乏。”
爸放下手里的菊花,往陈砚之跟前凑:“小陈,来,看看我这墨菊,刚剪的,配寿桃咋样?”
陈砚之凑过去看,认真地点点头:“挺好的,墨菊显稳重,寿桃添喜气,配在一起有福气。”他顿了顿,“不过姥姥要是喜欢鲜艳的,我下午去花店买束康乃馨,红的黄的都有,热闹。”
“还是小陈懂行。”爸拍着他的肩膀笑,“就听你的,下午买康乃馨。”
林薇站在旁边,看着陈砚之跟爸聊得投机,心里像被蜜橘泡过似的,甜丝丝的。她悄悄往他手里塞了个橘子:“刚剥的,你尝尝,甜不甜。”
陈砚之接过来,橘子瓣上还沾着点白丝,他咬了一口,果汁顺着嘴角往下流,甜得他眯起眼睛:“比上次在菜市场买的甜,你挑的?”
“那是,”林薇得意地扬下巴,“我可是挑橘子小能手,捏着软乎乎的,闻着带点清香的,保准甜。”她突然想起什么,往他身边凑了凑,“张奶奶给的银镯子,我找修首饰的师傅捏了捏,现在正好能戴上。”
“是吗?”陈砚之的眼睛亮了,“能让我看看不?”
林薇刚想点头,姥姥拄着拐杖从里屋走出来,银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蓝布衫上别着朵小红花。“是小陈来了?”她的嗓门亮得像喇叭,“快让姥姥看看,又长高了没。”
“姥姥好。”陈砚之赶紧迎上去,扶着她坐下,“您身子骨越来越硬朗了,上次见您还得人扶着上台阶,现在自己拄拐杖就能走了。”
“都是托你的福,”姥姥拉着他的手,往他手里塞了个红包,“这是姥姥给你的见面礼,拿着,别客气。”
“姥姥,这不行……”陈砚之想推辞,被姥姥眼一瞪,“咋?嫌姥姥的红包小?”
“不是不是,”陈砚之赶紧把红包收下,往兜里塞时,指尖碰到了什么硬东西,掏出来一看,是支钢笔——早上林薇给他的,说“你记医嘱总用圆珠笔,钢笔写着顺手”。
“这钢笔好看。”姥姥眯着眼睛看,“是小林给你买的吧?这丫头,从小就心细,给她姥爷买的刮胡刀,都得挑带鬓角修剪器的。”
林薇的脸腾地红了,转身往厨房跑:“我去看看妈炖的鸡汤好了没。”
厨房里,妈正往鸡汤里撒枸杞,看见她进来,笑着说:“脸红啥?姥姥说的是实话。”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你爸刚才跟我说,想让小陈年底跟咱一起过年,说‘人多热闹’。”
林薇的心跳漏了半拍,鸡汤的香味钻进鼻子,却没心思闻。“妈,您别总瞎安排……”
“我可没瞎安排,”妈用汤勺搅了搅鸡汤,“是小陈刚才跟你爸说,他爷过年就一个人,怪冷清的,想接过来一起过。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林薇没说话,只是低头往汤里撒葱花,指尖却在微微发颤。她知道,有些东西,是挡也挡不住的,就像这锅里的鸡汤,咕嘟咕嘟炖着,香味总会漫出来,像她心里的甜,藏也藏不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跟着爷爷学中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跟着爷爷学中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