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凌晨三点十七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深空测控楼的灯光穿透了戈壁的浓夜。主控大厅的环形屏幕上,幽蓝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紧绷的脸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像银色的溪流不断滚动,偶尔有红色的告警标识一闪而过,又被操作员迅速按下的指令淹没。张杰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指尖在控制台的冷金属表面划过,留下一道短暂的温度痕迹。他面前的主屏幕被分割成三个区域,左侧是“天关”卫星实时回传的宇宙X射线天图,中间显示着神舟十九号的在轨姿态参数,右侧则是一片标注着无数坐标的黑色背景——那是尚未被完全探测的银河系边缘区域,也是联盟近三个月来重点监测的“盲区”。
“张教授,‘天关’卫星的龙虾眼望远镜阵列已完成第17次全空域扫描,软X射线波段未发现异常辐射源。”操作员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面前的设备指示灯已经连续闪烁了三十六个小时。
张杰微微颔首,伸手调出卫星的详细参数面板。屏幕上,这颗以北宋记载的“天关客星”命名的探测卫星,正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运行,12台软X射线望远镜组成的“花瓣”阵列如同展开的莲瓣,将3600度的天区纳入观测范围。作为国际首颗大视场X射线成像卫星,它的“大眼”龙虾眼模块负责广域巡视,而两台后随X射线望远镜组成的“花蕊”则随时准备对可疑目标进行精准追踪。但此刻,这片被寄予厚望的“宇宙之眼”,还未捕捉到那个让联盟上下忧心忡忡的信号。
“神舟十九号那边怎么样?”张杰转头看向身旁的林岚。她正俯身调试一台银色的信号解调器,耳机线缠绕在白皙的脖颈上,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作为联盟核心研发人员,林岚今天的任务是优化深空信号的接收参数,确保神舟十九号搭载的X射线探测器能与“天关”卫星形成无缝协同。
林岚抬手摘下耳机,指节因为长时间握持调试工具而有些泛红:“刚完成第三次参数校准。神舟十九号的载荷比我们预想的更稳定,X射线探测器的能量测量范围已经拓展到0.3-300keV,能同时监测宇宙高能辐射和太阳耀斑活动。不过……”她顿了顿,调出一组波形图,“你看这里,探测器接收到一些杂乱的脉冲信号,频率在1.2-1.5GHz之间,初步判断是星际尘埃的电磁干扰,但不排除是其他未知信号的伪装。”
张杰凑近屏幕,目光落在那些起伏不定的绿色波形上。这些信号如同湖面的涟漪,毫无规律可言,但他心里清楚,仙族舰队的信号很可能就隐藏在其中。三个月前,月球背面的深空监测站首次捕捉到一束异常的中微子脉冲,经过光谱分析,确认其并非自然天体产生,而是由某种可控的星际航行装置释放。联盟紧急启动“天盾计划”,核心任务就是定位这束信号的来源——根据初步研判,这极有可能是仙族第三舰队的先遣侦察信号。
“继续过滤干扰,把信噪比阈值下调0.5个分贝。”张杰沉声道,“仙族的隐身技术能屏蔽大部分电磁辐射,但他们的曲率引擎运转时,必然会泄漏微量的X射线和引力波,这是物理规律,躲不掉的。”
林岚点点头,重新戴上耳机,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随着新参数的输入,解调器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屏幕上的波形图开始逐渐清晰,那些杂乱的干扰信号如同退潮的海水般慢慢消退。就在这时,控制台突然发出一声尖锐的告警声,红色的警示灯瞬间照亮了整个大厅。
“信号!张教授,林工,发现异常信号!”小李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面前的屏幕上,一道陡峭的蓝色脉冲突然冲破基线,峰值远超常规天体信号。
张杰和林岚几乎同时扑到屏幕前。信号源来自银河系猎户座旋臂方向,距离地球约2.3万光年,脉冲频率稳定在1.37GHz,每隔0.8秒重复一次,呈现出明显的人工调制特征。更关键的是,信号中携带的引力波扰动痕迹,与三个月前月球站捕捉到的中微子脉冲完全吻合。
“立刻启动深空信号三角定位系统!”张杰的声音陡然提高,瞬间驱散了大厅里的疲惫氛围。他按下红色的紧急联动按钮,主控大厅的环形屏幕立刻切换模式,左侧显示“天关”卫星的观测数据,中间接入神舟十九号的探测器信号,右侧则亮起了位于南极、喀什和阿根廷的三座深空测控站的实时画面。
这正是联盟耗费两年打造的深空信号三角定位系统,其核心技术融合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原理与时间差定位法(TDOA)。三座测控站如同宇宙中的三个精准标点,配备的70米口径射电天线能捕捉到百亿光年外的天体信号,而“天关”卫星与神舟十九号则作为高空补充观测点,共同构成一张覆盖全球的探测网。系统采用氢原子钟提供时间基准,这种精度达1亿年误差1秒的时钟,为信号到达时间差的测量提供了极致保障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