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黄海中部海域,距离青岛港230海里的“灵能防御一号”海上实验平台,如同一座钢铁巨岛矗立在波涛之上。平台长320米、宽180米,甲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仪器设备,银白色的金属支架直插云霄,顶端的灵能发射天线与电磁感应线圈交错分布,在海风中泛着冷冽的光泽。平台下方,三根深达海底1200米的锚定柱牢牢固定着主体结构,抵御着来自太平洋的汹涌浪涛,而在锚定柱周围,一圈圈环状的灵能传导装置正缓慢运转,在海水中形成肉眼不可见的能量场。
“各单位注意,距离‘灵犀-7’型灵能-电磁混合防御系统首次全功率测试还有30分钟,请各岗位完成最后校准。”平台指挥中心的广播里,传来总工程师张杰沉稳的声音。他穿着深蓝色的防静电制服,胸前的灵能联盟徽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正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目光扫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参数数据。控制台由12块高清显示屏组成,实时显示着防御系统的各项指标:灵能输出功率、电磁场强度、海水介质传导效率、空域探测范围等,数据以每秒刷新三次的频率跳动,呈现出稳定的绿色状态。
林岚站在灵能发射模块的操作台前,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对发射天线的聚焦参数进行微调。作为联盟顶尖的装备研发专家,她是这套混合防御系统的核心设计者之一。“灵能发射模块校准完毕,聚焦精度达到0.01弧度,输出功率稳定在8000标准单位,符合测试要求。”她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到指挥中心,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这套系统采用了她最新研发的“灵能-电磁耦合技术”,通过特殊的晶体振荡器,将灵能转化为高频电磁脉冲,再利用海水的导电性扩大防御范围,理论上能形成半径50公里的立体防御网,可有效拦截高速飞行的弹道导弹、无人机,甚至能干扰灵能驱动的飞行器。
“电磁感应线圈组状态如何?”张杰问道,目光落在显示线圈参数的屏幕上。屏幕上,六个环形线圈的电流强度曲线平稳,磁场分布呈现出完美的同心圆结构。
负责电磁模块的工程师赵凯立刻回复:“线圈组已全部激活,最大感应电流12万安培,产生的磁场强度达到1.8特斯拉,超过设计阈值的10%。海水介质的电磁传导效率监测正常,没有出现能量衰减异常。”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检测到线圈周围的海水温度略有上升,目前稳定在28℃,在安全范围内。”
李哲坐在数据处理区的终端前,十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弹出一个个复杂的算法窗口。作为联盟的技术核心,他负责这套系统的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模块。“数据处理系统已完成初始化,灵能信号与电磁信号的同步采样率设置为2000Hz,目标识别算法处于待命状态。”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我已经搭建了三维模拟战场模型,能实时可视化防御网的覆盖范围和拦截轨迹,一旦有目标进入探测区域,系统会在0.3秒内完成识别、锁定、拦截的全流程。”话音刚落,他面前的全息投影便亮起,呈现出实验平台周围50公里的海域三维地图,蓝色的防御网以平台为中心,如同一个巨大的透明气泡,包裹着空域和海域,地图上还标注着三架用于测试的靶机航线——它们将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接近防御网,检验系统的拦截能力。
上午10时整,测试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了联盟总部发来的测试授权指令,红色的“授权通过”字样在屏幕中央闪烁。
“各单位注意,‘灵犀-7’型混合防御系统全功率测试,现在开始!”张杰深吸一口气,按下了中央控制台上的红色启动按钮。
随着按钮按下,平台甲板上的灵能发射天线突然亮起淡蓝色的光芒,一道肉眼不可见的灵能束从天线顶端射出,在空中扩散成扇形;同时,六个环形电磁感应线圈发出低沉的嗡鸣,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轻微震动,海面上泛起细密的涟漪,形成一个个顺时针旋转的漩涡。控制台的屏幕上,灵能输出功率曲线瞬间飙升至标准单位的峰值,电磁场强度也同步达到2.0特斯拉,防御网的覆盖范围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很快便达到了半径50公里的设计范围。
“防御网已完全展开,空域探测范围50公里,海域探测深度800米,各项参数稳定。”林岚汇报道,眼睛紧紧盯着灵能传导效率的监测数据,“海水介质的灵能吸收率为12%,电磁传导损耗8%,整体能量利用率达到80%,超出预期目标5个百分点。”
“很好。”张杰点头,看向李哲,“启动靶机投放程序。”
“收到。”李哲按下指令按钮,位于平台西侧的三个靶机发射架同时启动。伴随着“咻咻”的破空声,三架通体黑色的超音速靶机依次升空,分别朝着防御网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飞去。靶机采用了灵能-燃油混合动力系统,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机身携带了模拟战斗部的信号发射器,能模拟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和雷达反射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