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林逸接过那份印有国徽的聘书的同时,地球另一端的某处,时间仿佛被抽离了流动的意义。
那里没有昼夜更替,没有风声雨滴,甚至连空气都经过层层过滤与压缩,带着金属冷却后的干燥气息。它可能深藏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幽暗的裂谷底部,承受着上千个大气压的挤压;也可能漂浮在平流层之上,隐匿于云层之外的一艘反重力飞行平台之中;又或者,它就蛰伏在撒哈拉沙漠某片无人踏足的沙丘之下,掩埋在一座早已被历史遗忘的远古文明废墟深处——它的坐标不属于任何国家版图,也不记录于任何卫星数据库。它是“天幕”的核心枢纽,一个游离于现实规则之外的存在。
这里的一切都由冷光勾勒轮廓。墙壁是整块无缝铸造的合金,表面泛着微弱的幽蓝荧光,像是某种生物电脉冲在缓慢流淌。无数全息投影悬浮在空中,错落有致地排列成矩阵,每一块屏幕都在无声地跳动:华尔街股市崩盘前0.3秒的资金异动、中东某国边境雷达短暂失灵的17秒空白期、非洲雨林中一段无法破译的古老祭祀录音波形图……还有社交媒体热搜榜上突然蹿升的“#东海市少年徒手碎石”话题,点击量正以每分钟百万级的速度攀升。
银灰色制服的身影穿行其间,步伐精准得如同钟摆。他们佩戴着半透明神经接口面罩,指尖轻点便能在空中划出数据流,眼神专注却毫无情绪波动,仿佛大脑已被剥离了情感模块,只剩下纯粹的信息处理功能。整个空间静得可怕,连呼吸都被调节器压制到了最低频率,唯有低频嗡鸣从地底传来,那是“天幕”主脑“苍穹”运转时发出的次声波,如同巨兽沉睡中的心跳。
而在枢纽最深处,穿过七道量子加密门与三重意识扫描通道后,是一间完全隔音、隔磁、隔温的指挥室。这里的光线近乎黑暗,只有中央那块占据整面墙的巨大主屏散发着冷冽的白光,将室内唯一的身影映照成一道剪影。
他被称为“引导者”。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没有人见过他的脸。传闻他曾是某个消失的北欧秘密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也有人说他是某个战败政权最后的智囊,在核爆前夕被“天幕”救走并重塑躯体。但唯一确定的是——他是这片区域“天幕”网络的实际掌控者,代号“守望者-Ⅶ”,权限等级为“赤红Ω”。
此刻,他正凝视着主屏上的三幅画面。
第一幅,是林逸家客厅的实时监控截图。角度来自天花板角落的一枚微型纳米摄像头,伪装成灰尘颗粒,清晰度却足以捕捉到茶几上一杯牛奶表面泛起的细微涟漪。镜头中,林逸刚把聘书随手放在桌上,转身走向厨房,背影松弛懒散,像个刚结束夜班的普通上班族。
第二幅,是“隔空碎沙袋”事件的能量残余分析图。图像显示,在林逸出手瞬间,周围空间出现了短暂的空间褶皱现象,能量峰值突破常规物理模型上限,且呈现出类似“共振诱导”的波形特征。系统标注:“疑似触发局部现实扭曲,持续时间0.8秒,影响范围1.2米。”
第三幅,则是赵辰在监狱单间内签署无形契约时的精神力波动曲线。那是一条剧烈震荡的红线,最高点甚至冲出了图表边界。AI分析结论写道:“意识活动强度达到人类极限值的437%,伴随高频脑电波爆发,推测存在外部高维信息注入。”
“目标:‘林逸’。”合成电子音响起,音调平稳如机械读秒,“代号暂定:‘潜龙’。评估报告更新。”
副屏自动弹出,文字飞速滚动:
【目标评估:‘潜龙’(林逸)】
【威胁等级】:极高 → 极高+(建议提升至“战略级关注”)
【能力范畴】:多领域超常表现,涵盖医学诊断(曾远程纠正三例误诊)、格斗技巧(实战反应速度超越特种兵标准)、数学推演(破解未公开加密算法)、艺术鉴赏(准确识别战国青铜器真伪)、计算机操作(五分钟内穿透三级防火墙)等。其行为模式不符合已知天才或训练体系,初步判定具备“跨维度知识获取”能力,或触及“本源规则”层面。
【性格分析】:外显人格表现为极度慵懒、回避冲突、生活节奏散漫,日常言行刻意降低存在感。深层心理建模显示,其决策路径高度非线性,常以最小代价达成最大效果,具备极强环境适应性与危机预判力。伪装性评级:S级。不确定性评级:SS级。
【社会关联】:直系亲属仅存妹妹‘林小萌’,年龄16岁,就读东海市第一中学,品学兼优,无不良记录。该关系被视为潜在突破口。近期与华夏特殊行动单位“龙组”建立联系,获授“特别顾问”身份,权限尚未完全激活。
【价值评估】:无法估量。其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可能包含通往“终极之门”的钥匙碎片。若加以控制,可成为组织跨越文明层级的跳板;若失控,则可能导致现有秩序崩塌。建议立即启动“捕风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修仙:家人们谁懂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播修仙:家人们谁懂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