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光初亮,朱明刚用完简单的早饭,张氏便已娉娉婷婷地来到了他的临时居所之外。她今日换了一身素雅的衣裙,虽不施粉黛,却难掩其成熟风韵,行走间自带一段风流态度,让朱明这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清晨时分便觉一阵莫名的燥热。他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心头的些许涟漪,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迎了上去。
在张氏的邀请下,朱明带着一队亲卫,陪同她前去实地勘察,为甄家未来的庄园选址。
甄家不愧为百年世家,眼光毒辣。张氏带来的三处备选地点,皆是云梦泽中地势较高、不易受水患侵扰的丘陵坡地。这些地方对于急需耕地的农户而言或许不算上选,但对于要建造一座传世庄园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地基稳固,视野开阔,若能依山势而建,再于坡顶起一座高阁,日后便可凭栏远眺,将云梦泽的万顷碧波、浩渺烟霞尽收眼底。
朱明仔细看过三处地方,心中已有计较。他转向张氏,笑道:“夫人好眼光,这三处皆是风水宝地。不过,今日朱明恐怕要夺人所好了。你看那最高的一座坡地,地势最佳,视野最广,我甚是喜欢,便留作自用了。旁边那次高的坡地,与我所选之地紧密相连,便划分给甄家,如何?如此一来,他日庄园建成,你我两家毗邻而居,也好有个照应,闲暇时串串门子,品茗论事,岂不快哉?”
张氏闻言,眸光微闪,心中迅速权衡。那最高处被朱明要去,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毕竟此地之主是他。能紧挨着朱明的庄园,对甄家而言,利远大于弊。她当即展颜一笑,敛衽一礼:“侯爷厚爱,甄家感激不尽。能与侯爷为邻,是甄家的福分。”
朱明见她应允,心中愉悦,又道:“既然是我抢先一步,占了你们看中的最佳位置,总得有所表示。这样吧……”他抬手招来一名甄家带来的健仆,指着他胯下的骏马说道,“你安排他,以此地为起点,纵马奔驰。以一个时辰为限,在此时间内,他能跑出多大的一个圆圈,圈内的土地,便都归你们甄家作为庄园范围。不过,有言在先,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回到此地原点,超出时限,每超出一盏茶的功夫,圈定范围便削减十分之一。夫人以为如何?”
张氏一听,心中顿时掀起波澜。一个时辰(两小时)!以快马的脚力,若是全力奔驰,足以圈下近百里的范围!这手笔不可谓不大。然而,她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甄家主事,深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过分的贪念绝非好事,尤其是在这位年轻却深不可测的侯爷面前。
她压下心中的狂喜,面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恭敬道:“侯爷厚赐,张氏铭感五内。”随即,她转身对那名牵马的健仆仔细吩咐:“记住,尽力即可,不必强求极限范围,务必在时辰将至前返回,万万不可超时!”她又低声补充了一句,示意仆人在马背上驮一袋草木灰,边跑边断续抛洒,以此痕迹作为将来划定庄园范围的依据。
朱明在一旁听得清楚,见张氏如此知进退、懂取舍,心中对她的欣赏又增添了几分。此女不仅商业嗅觉敏锐,更难得的是这份审时度势的智慧。
待那健仆领命,策马扬鞭而去,在身后留下一道淡淡的灰线,朱明与张氏便在一旁临时搭起的凉棚下等候。趁着这个间隙,朱明心中一动,凑近了些,对张氏发出了邀请。
“夫人,我准备在云梦泽开办一所大学堂,免费招收八至十三岁的孩童入学,不论出身,无论男女,皆可来此读书识字,学习算术。不知夫人闲暇时,可否愿意来这学堂,为孩子们讲授一些经商之道?让孩子们自幼便明白货殖之理,知晓通商之要,于他们未来,于云梦泽的未来,都大有裨益。”朱明目光诚恳地看着张氏。
张氏闻言,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面露难色,婉拒道:“侯爷抬爱,张氏感激。只是……这恐怕不妥。妾身一介女流,又是商贾出身,若去学堂抛头露面,教授那被视为‘末业’的商贾之道,恐惹人非议,说我们离经叛道,平白污了学堂清名。”
朱明早料到她会有所顾虑,当即摆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夫人多虑了!我们云梦泽新建基业,不学外面那些陈规陋习!我们自有我们的准则!女子怎么了?蔡邕大儒之女蔡琰,还有赵云将军之妹赵雨,乃至我家小妹丫丫,都已答应去学堂教授孩童识字。经商又如何?外面的人看不起商人,我朱明却认为,商人值得尊重!”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士农工商,看似商人排在最末,但若无商人南来北往,沟通有无,哪来的货物流通?哪来的市井繁荣?百姓又如何能便利地获取所需?商人绝非低下,在我看来,其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单纯的耕作更为重要!士农工商,四民之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没有商人,天下岂不是要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