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前往蒙扎赛道、备战意大利大奖赛的途中,有三件事,好吧,其实可以勉强说是四件,让我心情格外舒畅。
第一件事显而易见:我不仅重返了 F1 赛场,还效力于该死的法拉利车队 —— 这项运动史上最出色、最具标志性的车队。
短短几周内,我从彻底远离 F1,一跃坐上了这项赛事中最令人梦寐以求的席位之一。
诚然,法拉利目前状态有所下滑,但即便在车队积分榜上表现最差的年份,他们也能排到第六左右。
这样的成绩对法拉利而言有些差劲,但对某些车队而言已是遥不可及的奇迹。
举个例子,2007 和 2008 年我效力威廉姆斯时,车队在积分榜上分别位列第四和第六,而我个人那两个赛季的车手排名均为第十。
第二件事,是我在比利时大奖赛上获得了亚军 —— 这对我和车队都意义重大。
对车队来说,带着一场一二完赛的胜利奔赴主场比赛,不仅拿到了满分,更关键的是,在原本状态回升的迈凯伦表现拉胯的周末,我们成功扩大了优势。
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成绩瞬间打消了所有质疑:没人再会说我无法适应新规则,也没人会说我远离 F1 后状态生锈。
过去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参加印地赛车和耐力赛,虽然与 F1 截然不同,但我从未停下赛车的脚步。
我状态在线、体能充沛,而且每周末都在不断缩小与队友的差距。
即便如马蒂所说,他在比利时站确实有所保留,我依然能紧随其后,仅以一个名次之差完赛。
重返赛场的前两场比赛,我都交出了稳定且出色的答卷。
换作水平稍逊的车手,在同样的情况下,很可能无法适应赛车,甚至拿不到任何积分,让法拉利颜面扫地。
简而言之,我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因为我让法拉利完全没有理由认为,现在的成绩比恩里克?德?马特奥参赛时逊色。
恩里克在匈牙利站撞车前,曾连续拿到积分:第六、第四、第六、第四、第三。
而我在瓦伦西亚和比利时分别取得第五和亚军,我认为自己完全延续了他当时的上升势头。
第三件事,是我换上了一辆新的公司用车:一辆 “赛车红”法拉利,搭配黑色轮毂和深色车窗,车身侧面醒目地印着法拉利车队的盾牌标志。
理论上,任何客户都能给自家法拉利贴上这个标志,但有多少人能说自己真的为使用这个专属版本法拉利标志的车队效力过呢?
车内同样精致:黑色真皮内饰配红色缝线,头枕上绣着红色轮廓的 “跃马”标志,标志正下方,同样用红色缝线绣着我的名字缩写 “Z.C”。
没错…… 他们特意为我定制了这个细节。
想来,这大概就是为全球最着名超跑公司工作的额外福利吧。
最棒的是,这辆车是归我个人所有的,当然,为了真正拥有这辆车,我今年的薪水被扣了一大笔,但…… 一切都值了。
相比我之前那辆蓝色的小阿尔法?罗密欧,这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依然喜欢那辆阿尔法,但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身后这台 5.7 升、533 马力的 V12 引擎,还有车尾那四个圆形尾灯带来的震撼。
第四件事,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但重返 F1 意味着,赛场内外的争议迟早会再次出现 —— 而这次的争议,幸好几乎与我无关,至少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但说实话,这件事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令人喜悦的。
我会在意争议,原因有两点:首先,我曾经历过一场极具创伤性的风波 —— 因身份曝光失去赞助商,那段经历至今难忘,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其次,我现在效力的车队正处于风波之中:法拉利和宝马索伯曾威胁要退出 F1,以抗议 2010 赛季拟推行的预算帽政策。
国际汽联(FIA)称,这项政策是为了应对 2008 年金融危机、降低赛事成本,同时让更多使用考斯沃斯引擎的小型私人车队有机会具备竞争力。
但法拉利和宝马认为,预算帽会限制车队的研发能力,与 F1 的运动精神相悖。
本赛季早些时候,曾出现过 “车队退赛”“另组赛事联盟”“车手罢赛” 等威胁言论,但幸运的是,在我重返 F1 的这段时间里,局势似乎已基本降温。
既然争议与我无关,也不再聚焦法拉利,那这次的风波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雷诺车队曾授意菲利佩?亚尼克故意撞车,以便让费利佩?阿尔瓦雷斯能凭借战术赢得 2008 年新加坡大奖赛。
如今这件事之所以被翻出来,是因为亚尼克在赛季中期被雷诺解雇后,于比利时大奖赛周末开始爆料,最终促使国际汽联在本周早些时候召开听证会,调查这起被媒体称为 “撞车门”的丑闻。
雷诺的主赞助商荷兰国际集团已宣布撤资,贝尔纳多?富尔维亚被终身禁止进入围场(目前他正在上诉),雷诺车队也已被挂牌出售。
一方面,这种为操纵比赛结果而置车手安全于不顾的行为,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 —— 巧合的是,这番操作其实毫无必要,因为阿尔瓦雷斯在紧接着的日本大奖赛上,就凭借真实实力赢得了冠军。
但另一方面,如今待售的车队数量已多到令人担忧。本田车队显然早已挂牌,整个赛季都在寻找买家,若不是车队负责人罗斯?布朗从中斡旋,他们甚至可能无法参加本赛季的比赛。
此外,宝马似乎对国际汽联的政策和自身本赛季的表现极为不满,也可能退出 F1。
还有丰田,他们在 F1 上的投入比任何车队都多,却几乎毫无收获,而金融危机的压力正不断困扰着这家日本巨头。
再加上雷诺,目前已有三支车队待售,丰田的处境也岌岌可危 —— 日本总部的董事会很可能会以金融危机为由,终止这项日益烧钱却屡屡失败的 F1 项目。
至于 2010 年计划加入的三支新车队,恐怕也只是勉强能维持运营罢了。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F1之飞驰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