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克?德马泰奥在土耳其大奖赛上驾驶法拉利赛车夺冠,让本赛季的四位冠军有力争夺者的胜场数齐刷刷来到三场。
法拉利的另一位车手马蒂?哈马莱宁在赛季首站澳大利亚大奖赛中拔得头筹,随后经历了漫长的低迷期,却又在法国马尼库尔赛道和英国银石赛道接连取胜,迅速找回状态。
他在法拉利车队的队友恩里克?德马泰奥则是首位收获两场胜利的车手,在巴林和西班牙大奖赛上实现连胜,但直到很久之后才迎来第三场胜利。
效力于迈凯伦车队的美国车手安东尼?哈里森延续了车手连胜两场的势头,先是在加拿大和美国大奖赛中接连登顶,之后又在匈牙利大奖赛中再度夺魁。
至于卫冕世界冠军费利佩?阿尔瓦雷斯,这位西班牙车手虽然尚未实现连胜,但他在马来西亚、摩纳哥以及纽博格林举办的欧洲大奖赛中获胜,同样将胜场数锁定在三场。
这也就意味着,当F1赛事的大部队汇聚在蒙扎皇家公园及其同名赛道时,四位车手都渴望在这片传奇赛道上脱颖而出,打破僵局。
恩里克和马蒂都渴望继承威廉?齐格勒的辉煌,还有什么比在意大利大奖赛上夺冠更好的方式呢?
意大利媒体对法拉利车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会热烈拥护任何一位在此夺冠的车手 ,尤其是在伊莫拉赛道退出赛历,意大利如今仅剩这一场大奖赛的情况下。
而对于迈凯伦车队的车手们来说,间谍门丑闻的争议和匈牙利站的戏剧性事件始终如阴云般笼罩着他们,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在蒙扎赛道上搅乱法拉利车队的夺冠美梦。
就这样,一位芬兰人、一位巴西人、一位西班牙人和一位美国人,在全球顶级赛车运动的舞台上展开激烈角逐。
前两位效力于意大利的骄傲——法拉利车队,后两位则为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出战,这支英国车队由一位新西兰人创立,与德国制造业巨头有着紧密联系。
来自三大洲的车手争夺总冠军,让F1真正有了“世界锦标赛”的风范,这是前所未有的。
我所在的威廉姆斯车队,作为一支使用日本引擎的英国车队,麾下有一位德裔芬兰车手和一位中国车手,我们无疑为F1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增添了色彩,但在总冠军的争夺中,却暂时难以崭露头角。
迈凯伦和法拉利车队独一档的实力远超其他对手,宝马索伯车队介于他们和其他车队之间,占据中游领先位置。
雷诺车队则是中游集团中速度最快的,在与我们、红牛车队和丰田车队的竞争中稍占上风,本田车队也紧追不舍。
偶尔,超级亚久里、红牛二队甚至世爵等车队也会成为不可小觑的威胁。
总之,距离意大利大奖赛开赛仅剩一天,赛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悬念与变数。
“还有五分钟。”彼得按照我的要求大声提醒道。
在第三次自由练习赛(FP3)结束后,我们的整体状态相当不错,但自由练习赛的速度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真正的较量要从排位赛才正式开始。
所以,随着第一节排位赛(Q1)在几分钟后即将到来,我调整了耳机线,防火面罩、手套和头盔依次摆在我面前的操作台上。
我先戴上防火面罩,让阻燃面料将头部严密包裹,为可能出现的火情做好防护;接着戴上蓝白相间的比赛头盔,头盔侧面装饰着蓝白相间的图案,顶部印有中国国旗的矩形标志,金色的龙图腾在蓝底映衬下格外醒目,背面则印着我的17号车号。
戴好头盔后,不再需要灵活操作双手,我又戴上同样具备防火功能的手套,随后走向赛车。
一切穿戴就绪,我坐进驾驶舱,在这个时速超过320公里的排位赛即将开始前,一边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一边感受着内心的紧张情绪不断攀升。
“好了,绿灯马上亮起,放手去拼吧!” 彼得·马尔梅迪在我驶向维修区出口,准备开始排位赛时鼓励道。
在维修区出口短暂等待后,我绕赛道一圈逐渐提升车速,随后正式开始飞驰圈。
驶出帕拉波利卡弯,2.4升V8赛车引擎的轰鸣声瞬间爆发,声浪在看台与标志性的维修区隔离墙之间不断回荡。
紧接着,我驶过维修区出口,这个从赛道侧面斜向延伸出来的区域,让原本宽阔的直道在此处骤然变窄,随即进入一号弯的紧凑减速弯。
我重重踩下刹车,迅速降档,先向右急转弯,紧接着几乎无缝衔接一个左转弯,重新回到主赛道。
接下来迎接我的,是F1赛道中最被低估的弯道之一—— 加拉尼德弯。
作为蒙扎赛道的第二个弯道,这是一个可以全油门通过的长右弯,赛车在此完成转向后,便直接驶向罗吉亚弯。
罗吉亚弯需要先左后右通过一个紧凑但快速的减速弯,不过我不敢过度利用出弯路肩,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出弯速度,进而打乱进入莱斯莫弯组合弯的节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F1之飞驰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