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离开后,李鸣风独自在办公室里沉思良久。对方示弱的姿态太过反常,这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流汹涌。
“赵成,帮我约见省公安厅的王厅长。”李鸣风按下内线电话,“要保密。”
半小时后,王厅长从地下车库的专用电梯直接来到李鸣风办公室。这位公安厅长是李鸣风在千湖市工作时提拔的老部下,值得信任。
“书记,您找我?”王厅长神色严肃。
“事故调查有什么新进展?”李鸣风直入主题。
王厅长压低声音:“我们追踪到那个中间人的资金来自一个海外账户,开户人叫张明,是宏大集团董事长张宏的弟弟。”
李鸣风眼中精光一闪。宏大集团是省内知名民企,董事长张宏与刘建国关系密切,这是公开的秘密。
“有确凿证据吗?”
“资金流向很清晰,但张明现在人在国外,我们暂时无法讯问。”王厅长有些为难,“而且...这个案子可能牵涉很广。”
李鸣风明白王厅长的顾虑。如果继续深查,很可能会触及某些大人物的利益。
“继续查,但要讲究方法。”李鸣风沉吟道,“先从外围入手,收集证据,不要打草惊蛇。”
送走王厅长,李鸣风又拨通了另一个电话:“老王,最近稀土市场有什么异常?”
电话那头是他在国家发改委的老同学:“鸣风,我正想跟你说呢。最近有几家外资机构在大量收购稀土期货,动作很不寻常。”
“具体是哪些机构?”
“主要是两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对冲基金,背景很深。更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对你们省的事故早有预料,提前布局了空头头寸。”
李鸣风心中一凛。这绝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做空操作。
挂掉电话,他立即让秘书整理近期所有关于稀土产业的报道和分析报告。果然发现,有几家媒体在事故前就开始唱衰稀土产业,质疑改革方向。
“这是有组织的舆论攻击。”李鸣风对赵成说,“查一下这些媒体的背景。”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媒体都与一家名为“新视野”的公关公司有合作,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宏大集团的张宏。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然而,就在李鸣风准备采取行动时,一个意外发生了。省纪委突然宣布对稀土改革中的“违规问题”立案调查,首当其冲的就是李鸣风提拔的几位干部。
“书记,这是冲您来的。”赵成忧心忡忡地说。
李鸣风冷笑:“终于图穷匕见了。”
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与核心团队成员研究对策。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王强建议,“改革不能停,但要更加注重程序规范。”
“光防守是不够的。”李鸣风目光锐利,“我们要主动出击。”
他做了三件事:第一,让改革团队全面自查,主动向纪委说明情况;第二,通过权威媒体发布改革成效报告,争取舆论支持;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亲自拜访了几位退下来的老同志。
这些老同志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在省里德高望重,说话很有分量。李鸣风向他们详细汇报了改革情况和遇到的阻力,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鸣风啊,改革从来都不容易。”一位老领导意味深长地说,“但只要方向正确,就要坚持到底。”
有了老同志们的支持,李鸣风底气更足了。他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行动——在省委常委会上主动要求扩大调查范围。
“既然要查,就要查个彻底。”李鸣风在常委会上慷慨陈词,“我建议不仅调查改革中的问题,也要调查阻挠改革的行为。特别是要查清事故背后的真相!”
这个提议让刘建国措手不及:“鸣风同志,你这是要扩大矛盾啊!”
“不,我这是要化解矛盾。”李鸣风针锋相对,“只有查清真相,才能还改革以清白,还干部以公道!”
支持李鸣风的常委纷纷表态赞同,中立的常委也开始动摇。刘建国见势不妙,只好同意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事故及相关问题。
调查组成立后,李鸣风出人意料地推荐省政协一位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组长。这位老同志以公正廉洁着称,与各方都没有利害关系。
这个提名让刘建国无法反对,只能接受。
更妙的是,李鸣风暗中安排自己的人加入调查组。他们不仅调查改革中的问题,更重点调查事故背后的黑手。
与此同时,李鸣风在舆论战场也展开反击。他安排几家权威媒体深入报道稀土改革的成效,同时揭露某些利益集团阻挠改革的真相。
一篇题为《稀土改革背后的较量》的深度报道,详细分析了改革面临的阻力和背后的利益纠葛,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刘建国见状,也开始加紧行动。他利用手中的权力,调整了几个关键岗位的干部,试图控制调查进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问道官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