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抗拒回忆,而是开始尝试着去整理,去消化,去将这段经历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他坐在阳台的黑暗中,望着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心中一片澄明。
他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为这段旅程,为刘文静,也为他自己,做一个总结,一个告别。不是用绘画,而是用他最原始、也最擅长的武器——文字。
他回到房间,打开台灯,铺开一张素白的信笺。没有过多犹豫,他拿起笔,笔尖落在纸上,一行行诗句,如同早已酝酿在心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并非他的原创,而是前世那位天才诗人海子的名篇。但在此刻,此情此景,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为他而写,为刘文静而写。
诗中那种对平凡幸福的极致向往,对尘世温暖的深切祝福,以及最后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透露出的、在绝望中升腾起的悲悯与超脱,完美地契合了他此刻的心境。
他将这首诗,视为对刘文静短暂一生的礼赞,也是对生命本身最深的敬意与祝福。
写完诗,他拿出手机,对着信笺上的诗稿,和那幅早已完成、一直带在身边的水彩画《美人鱼》,拍了一张照片。
画中,是刘文静在金沙滩上回眸的灿烂笑容;诗里,是对幸福最朴素的期许和最广阔的祝福。画与诗,一个定格了逝去的瞬间,一个指向了未来的祈愿。
他没有添加任何多余的说明,只是在发送界面上,简单地写下了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文静。
然后,他选择了那个沉寂已久的、名为“沈屿”的社交平台账号,按下了发送键。
此时,已是深夜。他关掉手机,收拾好行李,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承载了太多记忆的海滩,然后平静地躺下睡觉。
他并不知道,也不在乎,这条简单的动态,将在外面的世界,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沈屿便悄然办理了退房,发动汽车,驶离了金沙滩。后视镜里,那片蔚蓝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视野中。
而与此同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他昨夜发出的那条动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沈屿新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女孩画作#
沈屿归来#
给文静#
数个话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空降热搜榜首,后面全部跟着“爆”字!
人们震惊于沈屿的突然“复出”,更被这首简单质朴却直击灵魂的诗篇和那幅充满生命力与哀伤的画作所震撼!
诗中对幸福的定义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动人;画中女孩的笑容如此灿烂,却又隐藏着无尽的忧伤。
结合之前隐约流传的关于沈屿陪伴一位绝症女孩度过最后时光的传闻(虽然细节不详),这首诗和这幅画,瞬间被赋予了极其沉重而深刻的背景解读!
“泪崩了!这首诗……是写给那个女孩的吧?”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可是她的明天再也没有了……”
“画里的女孩笑得好美,但眼神好悲伤……这就是那个文静吗?”
“沈屿消失这么久,原来是去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这是多么深的爱和祝福!”
“这才是真正的诗人!用生命写诗!”
媒体、文学评论家、普通网友……所有人都在疯狂地转发、解读、评论。这首诗以其强大的情感力量和普世价值,迅速超越了文学圈,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而沈屿,这个早已被贴上“传奇”标签的名字,因为这段不为人知的深情陪伴和这首绝唱般的诗篇,再次被推上了神坛,只是这一次,光环中带着悲壮和温暖的色彩。
然而,这一切的喧嚣与轰动,都与已经行驶在北上高速公路上的沈屿无关了。他关掉了手机,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他的内心,却如同风暴过后的海面,渐渐归于一种深沉的、带着悲伤底色的平静。
他完成了告别。用一首诗,一幅画,为那段刻骨铭心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凄美而有力的句号。
前路依然漫长,而他,将继续独自前行,带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祝愿,也带着《美人鱼》永恒的凝视……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