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江清知的抱怨,江明远轻声一笑,手拿圣旨,轻摇折扇离开水榭,留下一句话,“阿爷,好生歇着!”
江清知站在水榭中,回想着今年发生之事,心中五味杂陈,这暗流涌动的朝堂,处处是陷阱,萧政这个孙儿该如何在朝中立足?在朝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他行加冠礼之前要悉心呵护。大荣军中勋贵自高祖起便是一体,一损俱损,一辱俱辱,肃王,成国公,英国公等一众勋贵在朝堂上自成一派,圣人对这些军中勋贵既重用又提防,在大荣武将地位高于文臣,萧政是日后在朝堂上能平衡文臣和武将的一把利剑,他文武双全,既有顺国公的爵位,又有文臣的风骨,定会招来京中权贵的忌惮,还有躲在暗处的暗渊阁正在盯着他。他每走一步皆要涉险,这是他的命运吗?
江清知安静地反思这一切,河东萧氏的身份带给他的是什么?磨难?追杀?这些远不如他的安危重要!
管家江京一步步进入水榭,将一封书信呈上,“老爷,颍州大郎君来信!”江清知接过书信,撕开信封上的白腊印,掏出书信看了两遍,“颍州要开战了!给大郎回信,萧政已平安回京,府中亲眷平安。不知这次领兵的行军大总管是谁?成国公老了,颍州都督徐石安资历不够,颍州府折冲都尉萧天方和忠武将军萧屏,河东道和河北道的几位将军皆是河东萧氏之族人,河东萧氏代代出英杰,顺国公萧策当年收养的安平县一众孤儿如今皆成威震边关的都尉、将军。还是顺国公有远见,萧寅惨遭恶贼杀害后,萧天方和萧屏等萧氏门外的孤儿悉心抚育萧政、胡鸣长大成人。萧寅即萧碧海凭借当年三次救驾之功托起河东萧氏的未来荣耀,这个闪耀在大荣历史上的世家大族注定熠熠生辉,萧氏绵延一千八百多年,久盛不衰,不是没有道理。”
江京点着头,“萧世子自有萧氏先祖庇佑,老爷无需担心。”
江清知转身瞪着江京,生气地摆手,“快去准备午食!老夫饿了!这些孩子,除了萧政,都不让人省心。”
江京搀扶着江清知慢步走出水榭,在前院不停地徘徊,从会客正厅到书房,又从书房到会客正厅,如此反复三次,这是第一次。
今日在江府发生的这些事,江京首次遇见,江清知素来安静,怕是因得知今日有人在朝堂上公开弹劾萧政纵容河东道金州安平县比平日多收三成税银,安平县一直是顺国公萧策的封地,安平县之事交由萧政这个世子派人打理。
朝堂发生如此大事,江清知虽致仕休养,依然对朝堂之事格外关注。端阳公主周萱宁收买两位御史动本弹劾萧政,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朝堂之事早已传入终南山云台寺,萧皇后在萧政和雍王周胥的陪伴下先后在五台各殿祭拜祈福,最后在第五台千手观音殿跪拜祈福。云台寺明慧禅师带着师兄弟在旁敲木鱼诵经,萧政在千手观音殿中虔诚地施礼跪拜,听着大殿中众僧侣的诵经声,心中不停地默念:
“观音大师在上,小生为颍州百姓和边军祈福,铁勒各部族凶残成性,多年前投降又再次叛乱,小生祈求大师保佑大荣边军将士平安归来。”
千手观音殿中尽是肃穆庄严之气,萧政缓慢地站起身,亲自替萧皇后和雍王将点燃的三炷香插入香炉中,转头望着殿中的众僧侣。当年萧策和萧寅皆多次跟随大荣皇帝和皇后祭拜祈福,今时今日萧政站在大殿中感受着祖父萧策和父亲萧寅的气息。
午时四刻,萧政和雍王搀扶着萧皇后进入第五台东厢房,雍王周胥在东厢房陪着萧皇后说话。萧政站在第五台庭院中练剑,手中的金虹剑耍起来虎虎生风,耳边时常飘起强劲的北风,“谁在那里?”
躲在一旁的和尚慧空吓了一跳,站出来,将手中的一封书信奉上,“萧世子,这是山门有人送来的书信,那人自称是雍州长史的仆人。”
萧政接过书信,拱手回礼,“本世子谢过慧空大师!第五台偏僻安静,甚为适合礼佛。”
慧空脸上的惊恐瞬间消散,双手合十,“萧世子暂且歇息,若有事随时来叫小僧。”
望着慧空离开的背影,萧政笑着摇头,将金虹剑插进剑鞘中,从信封中拆掉腊印,拿出一张笺纸,扫了一眼,“这个雍州长史,平康坊天火杀人案圣人下旨十五日内破案,写信来请外援,明摆着是请本世子去协助查案!”
雍王周胥轻摇折扇走出东厢房,一步步走近前,轻拍他的肩膀,“表兄,你在看什么?”
萧政晃了晃手中的一封信,轻叹三声,“雍州长史破不了平康坊天火杀人案,烦请本世子找人协助查案!本世子哪有那个闲工夫!”
周胥“唰”地合上折扇,凑到他耳边低语,“表兄,听闻平康坊天火杀人案甚为怪异,上天还能降下火球烧死大活人,接连死了四人,万年县衙把凶手定性为天火杀人,怕是找不到真凶。此案闹得兴安百姓皆恐惧,大有气势汹汹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惹不起的玉面神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惹不起的玉面神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