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凝固的墨块,沉沉压在琉璃瓦上。长乐宫偏殿内只点了几盏羊角宫灯,昏黄的光晕在蟠龙金柱间流转,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太后服下时若精心调配的清心化毒汤后,已沉沉睡去,眉心虽仍蹙着,但那份令人不安的躁动总算平息了些许。
时若并未离去。她静坐在窗边的紫檀嵌螺钿绣墩上,背脊挺直,侧影在灯下如同一幅工笔勾勒的仕女图。李德全侍立在珠帘外,这位历经三朝风雨的老太监,此刻眉宇间锁着化不开的忧惧,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殿内静得能听见灯花偶尔爆开的声。时若的目光掠过殿中陈设,最终落在墙角那座鎏金珐琅仙鹤衔芝香炉上。炉中虽已不再添香,但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与太后身上相似的甜腻气息。
李总管,时若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清凌凌的,像玉珠落盘,这殿内往日熏的是什么香?
李德全闻声,忙趋步近前,躬身回道:回世子妃的话,是内务府特供的百合安神香,说是最能宁神静气。太后娘娘用了有些年头了。
百合安神香……时若轻轻重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精致的缠枝莲纹绣样,气味倒是清雅。只是,我方才为太后请脉,发觉娘娘脉象沉涩中带滑,舌苔腻而泛青,这并非寻常忧思惊悸之症,倒像是……长期沾染了某些药性相冲之物。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地看向李德全:李总管侍奉太后多年,可曾留意过,太后除了这安神香,平日还惯用些什么?饮食汤药,或是……其他熏染之物?
李德全浑浊的老眼微微闪烁,似在回忆,声音压得更低:娘娘的饮食汤药,一向是由冯……是由冯保亲自经手。老奴虽总管宫务,但娘娘贴身之事,冯保从不假手他人。至于其他……他顿了顿,脸上皱纹更深了几分,老奴恍惚记得,娘娘偶尔会命人点一种西域进贡的龙涎香,只在凤体尤为不适时用,气味……似乎格外浓烈些。
龙涎香……时若眸光一凝。她在刘瑾那本密册里见过这个名称,总是出现在记录太后情绪剧烈波动之后!这绝非巧合。
她不再犹豫,从袖中取出那本从佛龛暗格中得来的册子,轻轻摊开在灯下。李总管请看,她的指尖点过几行隐秘的记录,您久在宫中,见识广博,可认得这些符号?
李德全凑近细看,当目光触及那几个类似飞鸟爪印的标记时,身子猛地一颤,脸色地白了,连呼吸都急促起来:这……这是……
总管认得?时若追问,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力量。
李德全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声音干涩:老奴……老奴不敢妄言。只是……这标记,老奴年轻时,在先帝端敬皇贵妃的寝宫里……见过类似的图样。那时皇贵妃得宠,宫中一应器物,多有此纹饰。
他抬起眼,眼中带着惊疑不定的神色:世子妃,这几个日子……
分别是承熙二十三年腊月初七,承熙二十七年五月十八,还有去岁重阳前一日。时若清晰地报出日期,目光紧紧锁住李德全,这些日子,宫中或朝中,可曾发生过什么?
李德全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半步,扶住了身旁的蟠龙柱才稳住身形。他闭上眼,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用颤抖的声音道:承熙二十三年腊月……先太子就是在那个冬天染上时疫,一病不起……次年春便……薨了。二十七年五月,陛下南巡回銮后,突发恶疾,卧床近月,朝野震动。去岁重阳前……祭天大典前夕,陛下也曾莫名晕厥……
每一个日期,都对应着一场关乎国本的风波!时若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手中的册子仿佛瞬间重若千钧。这不仅仅是控制太后,这是跨越了漫长时光的、针对皇权的慢性侵蚀与谋算!端敬皇贵妃的旧影,如同鬼魅般浮现在这重重宫阙之上。
如此说来,时若的声音依旧冷静,但细听之下,也带上了一丝紧绷,这‘青蚨’,与当年的端敬皇贵妃,怕是脱不了干系。
李德全已是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话来。这宫闱秘辛,牵扯之深,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就在这时,殿外廊下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节奏特殊的脚步声。时若耳廓微动,瞬间将册子合拢,收入袖中,对李德全使了个眼色,自己则迅速坐回绣墩,端起一旁微凉的茶盏,姿态恢复了一贯的沉静。
李德全也是宫里的老人,立刻会意,清了清嗓子,扬声道:外面是何人?不知太后娘娘需要静养吗?
脚步声在殿门外停下,珠帘轻响,一个纤细的身影低着头走了进来,正是白日里那个名唤芸香的掌事宫女。她手中捧着一个红漆食盒,声音温顺得如同春水:李总管恕罪,奴婢是来给太后娘娘送安神汤的。御药房按旧例准备,说是娘娘往日歇息前都要用一盏。
旧例?李德全皱眉,语气带着审视,太医方才并未吩咐夜间进汤。
芸香依旧垂着头,看不清神色,只柔声道:是。只是这汤太后娘娘用了多年,冯公公在时,也是这个时辰送的。奴婢想着,或许……或许娘娘习惯了这口味,不用反倒睡不踏实。她的话语合情合理,姿态卑微,让人挑不出错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首席法医与她的宿敌世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首席法医与她的宿敌世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