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这一切值得吗?我想,当一颗卫星带着无数人的勇敢,在宇宙中飞行,当某个深夜,有人抬头看到划过天际的光点,知道那里面藏着和自己一样的故事——这就值得。”
长文发布后,质疑声渐渐平息,更多人被这份浪漫与执着打动。Silent Garden的后台收到了海量的新录音,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把自己的“第一次勇敢”送上太空。
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发来第一次拒绝不合理加班时的录音,背景里还能听到同事倒吸冷气的声音,结尾是他带着哭腔的庆幸:“我终于敢说不了”;有结婚十年的夫妻,妻子发来第一次对丈夫说出“我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安排”的录音,沉默了很久之后,是丈夫低声的“对不起”;有年过七旬的老人,发来第一次独自坐飞机去看远方孙子的录音,登机口广播的声音混杂着他紧张的呼吸,还有落地后孙子喊“爷爷”时的哽咽;甚至有曾经的校园霸凌受害者,发来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讲述自己经历的录音,声音从颤抖到坚定,最后她说:“我不再是那个害怕被注视的小孩了。”
阿富和团队成员一起,每天都在筛选这些录音。他们没有设置门槛,无论声音是否清晰,无论故事是否惊天动地,只要是“第一次勇敢”,都有机会被送上卫星。团队还专门开发了一个线上投票通道,网友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录音投票,排名靠前的一百段声音,会被刻在卫星的核心存储模块里,成为“宇宙级勇敢样本”。
与此同时,星途探索的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海南文昌的发射场旁,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里,工程师们每天都在进行发射模拟。卫星的总设计师林博士,是个四十多岁的航天人,谈起这次合作,他眼里满是兴奋:“干这行十几年,都是搞科研、做通信卫星,第一次为‘声音’和‘勇气’做卫星,感觉特别有意义。这颗卫星不大,重量只有一百八十公斤,属于小型立方星,但它的技术要求一点不低,尤其是存储模块,要在极小的空间里实现大容量、高可靠性,我们反复测试了几十次才达标。”
随着12月31日的临近,整个事件的热度越来越高。Silent Garden官方号每天都会更新卫星的筹备进展,从芯片封装到卫星总装,从燃料加注到发射塔架对接,每一个细节都吸引着无数网友的关注。他们还发起了“给宇宙写一句话”的活动,网友们写下对勇敢的理解、对未来的期许,这些文字会被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存入卫星的辅助存储模块,成为人类送给宇宙的“勇气情书”。
“愿每一次笨拙的勇敢,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宇宙那么大,总要有地方存放我们的小心翼翼和孤勇。”
“我的第一次勇敢,是离开家乡去追梦,现在它要去太空了,真好。”
“社恐不是胆小,只是需要更多勇气,谢谢这颗卫星,替我们把勇气放大。”
各地的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央视新闻在微博上转发了静音卫星的筹备视频,配文:“当航天科技遇见人文温度,这是最浪漫的跨次元合作。”地方媒体则聚焦于普通网友的故事,那些被选中的录音主人,有的接受了采访,讲述自己背后的故事,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
发射前一周,阿富带着团队抵达了海南文昌。她没有接受过多的采访,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发射场和指挥中心。每天清晨,她都会去发射塔架下走一圈,看着那颗银白色的卫星安静地矗立在塔架上,像一个即将踏上征途的信使。有记者拍到她对着卫星轻声说话的画面,后来有人问她当时说了什么,她笑着回答:“我在跟它说,拜托了,一定要把大家的勇敢,好好地带到太空里去。”
12月31日,终于来了。
这一天,海南文昌的天气格外好,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发射场周围的观礼区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和媒体记者,他们举着相机、手机,脸上满是期待和激动。还有更多人,守在屏幕前,等待着Silent Garden官方号的直播。据平台统计,直播还未开始,预约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创下了该平台的直播预约纪录。
晚上八点,直播正式开始。镜头先是对准了发射场的全景,蔚蓝的天空下,发射塔架巍然耸立,静音卫星被包裹在发射舱内,只露出一个小小的尖端。主播的声音温柔而有感染力:“欢迎大家来到‘静音宇宙直播夜’,现在距离静音卫星发射还有三个小时。此刻,我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和大家一起见证这场属于勇敢的星际征程。”
直播画面切换到指挥中心,工程师们正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林博士出现在镜头前,为网友们讲解发射流程:“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系统自检,包括动力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存储模块的最后调试。一切正常的话,二十一点整,发射舱将开始加注燃料,二十三点整,火箭将准时点火发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