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仲夏日没有黑夜,却在午夜时分把天地揉成了一块剔透的宝石。极昼的阳光不像正午那样刺眼,反而像融化的碎金,温柔地铺满整片冰原,连远处的冰川都被染成了淡金色,冰裂缝里渗出的寒气,遇光后凝成细小的冰晶,飘在空气里像撒了一把碎钻。而更奇幻的是头顶的天幕——淡绿色的极光突然挣脱云层的束缚,从天际线缓缓漫过来,像银河织就的围巾,轻轻缠绕着太阳的光晕,两种截然不同的光亮在透明冰馆的穹顶上交叠,让整个场馆都浸在一层朦胧的柔光里。
距离“光晕演讲”开场还有四十分钟时,冰馆外的雪地上就排起了长队。现场的500个座位是提前通过科考站抽签分配的,拿到名额的人里,有扛着设备的摄影师、穿着蓝色制服的科考队员,还有几个特意从乌斯怀亚赶来的游客——其中一个戴毛线帽的女孩,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便签,那是她在德雷克海峡时,姜稚塞给她的签名便签,此刻便签边缘已经被反复摩挲得发毛。
“你也是来支持姜稚的吗?”女孩身边,一个穿着红色极地服的科考队员笑着问。他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番茄苗徽章,是边疆小学的孩子们寄来的周边,“我之前在火星模拟舱待过,见过她凌晨三点蹲在种植舱里给番茄苗浇水,那时候就觉得,这个安静的姑娘心里藏着很多故事。”
女孩用力点头,把便签举起来:“我在德雷克海峡晕船,是她给我递了姜糖,还帮我签了Bingo卡!那时候我就想,要是她能在南极好好说话,我一定要来现场听。”
两人说话间,队伍慢慢挪进冰馆。刚踏入场馆,一股混合着雪松与冰晶的凉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寒风截然不同。场馆中央,圆形的透明冰台悬浮在半空中,冰台下方是蓝色的光源,透过冰砖的缝隙往上渗,让整个舞台看起来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岛。冰台的设计藏着很多巧思:
——脚下的透明冰屏是特制的低温屏幕,此刻正实时滚动着全球网友的留言,不同语言的文字像流动的星光,从冰台边缘缓缓划过。中文的“姜稚加油”、英文的“我们相信你”、西班牙文的“期待你的故事”,还有几个边疆孩子用拼音写的“Jang Zhi Jie Jie Niu Bi”,歪歪扭扭的字迹落在冰屏上,格外醒目。
——背后的情绪灯墙有两米高,灯珠的颜色与姜稚手腕上的情绪腕带实时联动,此刻还保持着初始的淡蓝色,像一片平静的湖水。灯墙两侧贴着两张巨大的照片,左边是火星模拟舱里的“Silent Garden”,番茄苗绿油油地爬在支架上;右边是边疆小学的黑板报,孩子们画的宇航员正朝着火星挥手。
——舞台两侧的字幕柱是可旋转的,柱身上标注着“静音字幕模式”的切换按钮,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特意为姜稚准备的“退路”,如果她临时紧张,观众可以手动切换到只看字幕的模式。但此刻,不少观众已经提前把按钮拨到了“声音+字幕”档,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笑着说:“我们来都来了,当然想听听她的声音,比看字幕有意思多了。”
姜稚在后台的临时休息室里,正对着镜子调整骨导麦克风。麦克风贴在颌骨处,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下意识地攥了攥手心——不是紧张,而是一种类似“终于要见面”的期待。她身上穿的极地服是贺星灼特意送来的,领口别着两枚徽章:一枚是贺爷爷的宇航员徽章,另一枚是煤球的迷你头像徽章,那是船员们用3D打印做的,背后刻着“煤球的守护”。
“姜稚,煤球在外面挺好的,正跟船员玩逗猫棒呢。”林晓拿着手机走进来,屏幕上是煤球的实时画面——橘白相间的猫正蹲在保温箱里,爪子拍着一根挂着羽毛的棒子,旁边的船员手里还拿着冻干,笑得一脸宠溺,“刚才陆总发消息说,全球直播的观看人数已经突破2800万了,比之前预估的还多!”
姜稚接过手机,看着屏幕里煤球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指尖划过屏幕,她看到陆宴州发来的另一条消息,附带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他办公室的落地窗,窗外是深夜的城市,而窗玻璃上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我押你赢”,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和她在德雷克海峡用的便签一模一样。
“还有贺总,刚才派人送来了这个。”林晓从包里拿出一个银色的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支冻得冰凉的冰晶笔,“他说这是从冰洞那边取的冰晶做的,让你演讲结束后,在冰台上留个纪念。”
姜稚拿起冰晶笔,指尖触到笔身时,突然想起在冰洞里的场景——贺星灼递给她激光笔,她说出“被看见,也安全”,蓝光炸开时,冰壁上浮现的荧光字。那一刻的勇气,此刻又重新回到了她的心里。
“该准备上场了。”工作人员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姜稚深吸一口气,把冰晶笔放进外套口袋,又摸了摸领口的徽章,转身跟着工作人员往舞台入口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