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起身拱手,声音低沉而坚定:“能为大业效力,万死不辞。”
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尊铁塔。
裴元绍也郑重抱拳:“先生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
“事不宜迟,今晚你们就带人出发。为了更顺利行事,我给你们十副鱼鳞甲、五十副札甲、一百副皮甲,二十硬弩、三十弓箭,两百长刀长枪、二十匹战马,三千石粮草,起步资金三百万钱,后续会再给七百万钱。”
江浩大手一挥,给了两人一笔巨额资金。
这番话说出,连一向冷静的高顺都不由微微挑眉。
这是一笔很大的手笔了,数百带甲兵,在一个小郡内,足以横行霸道,更别说是贼寇当中。
但对江浩而言,这些钱都是小意思,花在这上面,值!
周仓狂喜,虬髯都因激动而微微抖动:“有这些物资,某定能打下一片天!”
裴元绍咽了咽口水,这是多少钱啊!
自黄巾之乱以来,他们甲胄就只有两副,还是皮甲,许多人都拿的是棍子农具,连刀枪都没配齐。
如今一见这位江先生,简直是惊为天人,就才见一面,就敢托付千金,这是何等豪气。
他也连忙表态:“先生放心,这事,包在某身上。”
江浩微微一笑,又跟两人传授了后世的间谍要点:
“记住,要做成功的卧底,首先要让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身份。与贼寇为伍,就要有贼寇的做派,但心中要始终明白自己的使命……”
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建立情报网络,如何传递消息,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实行贼寇游击战术……
周仓和裴元绍听得眼冒金光,连连惊叹。
这些闻所未闻的谋略和技巧,让他们对江浩更加佩服。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声:“先生,主公即将开始难民迁移动员大会,请先生过去参加。”
江浩这才从营帐走出,后面跟着脸上依旧冷漠的高顺,和两位兴奋不已的蒙面大汉。
正是周仓和裴元绍,他俩现在不想再被人看见,这就是卧底的素养。
帐外,临时搭建的高台前,黑压压站满了难民。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对于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说,任何一点希望都如同黑暗中的烛火。
刘备登上高台,身着简朴的青袍,腰佩长剑,神态庄重而慈祥。
江浩、郭嘉立于其身侧,目光扫过台下无数期盼的面孔。
郭嘉轻声对江浩道:“民心可用啊。”
江浩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诸位父老乡亲,备虽不才,见天下离乱,生灵涂炭,心实痛之!
今蒙诸位不弃,愿相随至此,备必竭尽全力,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刘备高声说道。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语,许多人的眼中泛起泪光。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出人群,跪地高呼:“刘皇叔仁德,老朽愿率全家老小,誓死相随!”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跪地表达忠心。
场面感人至深,连站在一旁的士兵也不禁动容。
几个年幼的孩子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地望着高台上的人群。
刘备快步下台,扶起老者,声音哽咽:“诸位请起,备何德何能,受此大礼?自今日起,我等便是一家人,同甘共苦,共建家园!”
老者泪流满面,干裂的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刘备扶起老者后,重新登上高台,继续演讲,宣布了详细的安置计划:
“我将亲率两万人前往高苑、蓼城、甲下邑等地,开垦荒地,修建房屋;
江先生则带领两万人前往乐安、利县,同样开荒建房。我向诸位保证,这个冬天,每个人都有屋遮顶,有粥暖胃!”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江浩在一旁补充道:“良种、耕具、良田,大家都不用担心,包括耕作期间的粮食,每五日一发,一定让大家渡过难关。”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传遍整个场地,“我保证诸位,一年能温饱,三年有余粮。”
这话引起了更大的反响,难民们最担心的问题,被江浩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而且还许下了美好的愿景。
有良种、有耕具、有良田,意味着有了三个月之后的希望。
耕作期每日管饭,意味着能数着日子,一天一天过生活,不用过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
人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个中年汉子高声问道:“先生此话当真?”
江浩坚定地回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他目光扫过人群,声音提高了几分,“不仅有这些,我们还会组织人手教授耕作技巧,兴修水利,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
欢呼声再次响起,许多人跪地叩拜,感谢这意想不到的恩赐。
蒙面的周仓和裴元绍看着这一幕,泪流满面。
裴元绍低声对周仓道:“这不就是大贤良师的梦想嘛,人人都能吃饱,有衣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