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林凡参加玄云招收大典已过去了半个月,最终在昨日结束了这二十年一度的盛会。
与前两届相比,此次招收结果大不相同。
在真灵根方面,共招收了九十人,其中散修约六十位,修仙家族子弟三十位。
至于玄灵根,除了第一天的夏侯婧与那紫衣女子外,后续几日又在散修中意外发现两位。
再加上其他修仙家族的推荐,本届大典共招收了六名玄灵根弟子。
其中更是有两人身负“先天剑体”和“无相剑骨”这种特殊体质。
要知道,玄云山是以剑入道的修仙大派,上至太上长老,下至普通弟子,基本都是剑修。
因此,拥有这等特殊体质的弟子若修炼玄云山的神通功法,自然是如鱼得水,威力惊人。
最终本届正式弟子共收入九十六人,而这六名玄灵根都会被重点培养,不出意外,他们将来都会成为玄云山的结丹修士。
而天地灵根,实在太过稀有,百万修士中都不见得能出一位。
即便真有这等绝世天才,恐怕也早已被无数双眼睛盯上,说不定已被某位元婴大能收为亲传弟子,根本不会出现在各大门派的招收盛典上。
毕竟元婴期修士是无需通过测试来辨别灵根资质的。
就算真有未被发现的天地灵根,恐怕也早已埋没于世俗之中,本人甚至连修仙之事都未必知晓。
至于执事弟子,通过宗门测试的,也有三百人,其中大部分对于修仙百艺,都展现了高于一般人的天赋。
就比如有位散修,修为勉强达标,不过在测试时,展现了惊人的阵法天赋,与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进入门中不久,就被某位同样痴迷于阵法的师叔收为弟子。
这位师叔不仅每日亲自指导,更打算将自己这两百年来所写的《阵法心得》传授于他,大有将其视为衣钵传人的意思。
这样的结果让外门玄青殿大为满意,作为掌事的李风权更是喜出望外。
对于前两届招收失利,终于是给内门一个满意的交代。
......
当然,这些事情林凡并不知晓。
他来到玄云山矿脉已有十几日,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渐渐习惯了这里的挖矿生活,
在王寒的帮助下,他每日都能完成份额,甚至几次超额完成任务。
这让看管三号矿洞的执事弟子对他颇为满意,每次见面都和颜悦色,还夸赞他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
当然每日完成采矿任务后,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两个时辰专心修炼,从不懈怠。
期间,他从王寒口中得知,所谓的杂役弟子,其实根本不算玄云山的人,最多属于外门执事堂下设的杂役处。
杂役处是负责门中普通杂事的地方,其中包括挖矿、伙房、打扫宗门建筑,甚至还有为正式弟子端茶送水的。
其中挖矿和伙房是最辛苦的差事,一般修仙者都不愿干,所以玄云山的杂役基本都是来自聚仙镇的凡人。
聚仙镇除了有修仙者外,还是有大量凡人的。
他们的祖辈其实也是修仙者,较为强势的便组成了修仙家族。
弱一些的,随着后代没有灵根,渐渐变成了聚仙镇的凡人。
聚仙镇的历史,要从玄云山创派初期,三万年前说起。
最早是一群被淘汰的散修因贪图此地灵气浓郁,便在山脚下聚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来越多,玄云山方面也有些头疼,但毕竟是名门正派,若是直接驱赶,有失体面。
后面门中有人提议在山脚下建造一个大型修仙城镇,要求居住者每年缴纳一定灵元作为暂居费,若是不缴纳者,便可名正言顺请他离开。
若是想永久居住此地,也可以去镇西买下一间居住房屋,便可不需要交纳灵元。
但价格相当昂贵,寻常低阶散修,就算掏空家底,也很难买的起。
对于那些既无钱缴纳暂居费又买不起房屋的人,还有一条出路就是来玄云山当杂役。
这样不仅能留在太素山脉,每月还能获得灵元报酬,劳作满一定年限后还能获得聚仙镇永久居住权。
聚仙镇创立后,许多修仙家族和其他势力很快就嗅到了商机,纷纷入驻开设坊市,使聚仙镇更加繁荣。
当然他们每年都要向玄云山缴纳一定灵石作为经商资格。
如今聚仙镇的凡人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受修仙家族庇护的族人,二类是其祖上购买了镇西房屋的后代。
最后一类就是既无家族依靠又无房屋,为了生存只能来玄云山当杂役的凡人。
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聚仙镇,所以不愿离开。
同时也期盼着后代能出现有灵根的孩子,自己如今的劳作也能为其攒下一些灵元灵石。
倘若这些凡人真要离开,玄云山也可安排他们去一处名为长生谷的地方居住。
.....
至于王寒和蔡薇的身份,还是林凡某次与矿场一位执事弟子闲聊得知。
王寒原是外门炼丹房的执事弟子,负责丹药库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雨落寒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星雨落寒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