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像一道光,照亮了众人绝望的心。
“先生说得对!单打独斗,我们肯定活不成!”
“对!建工坊!听先生的!”
“只要能活命,我出力!”
呼声渐起,如潮水般涌来。
砚清立于院中,不动,不语,只微微颔首。
群情激昂,所有人都被“协力共济”的美好愿景所鼓舞。
工坊的建立,出乎意料的顺利。
铁匠铺的老匠人贡献了所有铁料,为工坊打造农具;猎户们进山,猎取野兽,用皮毛制作御寒的衣物;渔夫们则用坚韧的藤蔓编织绳索。七镇的人,第一次如此齐心协力地为一件事出力。
砚清亲自监工,每一寸夯土,每一根梁木,都亲自查验。他动作沉稳,每一斧每一凿,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仿佛不是在建屋,而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
他首先建立的,是“劳绩”制度。工坊内,设“劳绩簿”。
由陈三执笔,每日记录工友劳作:挖土一担,记一分;搬砖十块,记一分;烧陶一根,记两分;出柴一担,记半分;出菜一筐,记三分。
劳绩可换:
安暖居居住权:每日一分,可住一晚。
药汤一碗:五分。
净尘符一张:八分。
聚灵符一张:十二分。
工坊所产之物(如加固农具、改良犁头):视劳绩而定。
砚清宣布:“劳绩,乃劳动之证,乃协力之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众人皆觉公平。
喜欢非我非非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非我非非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